广州龙眼洞森林公园鬼故事,广州龙眼洞森林公园鬼故事简介
1.龙眼、荔枝主要虫害与防治是什么?
2.龙的传说、故事。
3.北流市简介及详细资料
4.关于龙的传说 故事
5.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
竹山洞属于宜春高山奇峡的著名旅游去。
竹山洞风景旅游区是赣西颇具特色的自然风景名胜区,县人民政府已批准为旅游开发区,距县城10公里,区内包括竹山洞、竹山洞森林公园、石笏旅游度假村,规划面积4000公顷。竹山洞风景旅游区已逐步建成综合性、多功能、高品位的生态旅游、田园旅游、渡假旅游、旅游胜地。
竹山洞的由来明朝府志有载,清朝时万载有个文人叫张鏊,写过一首"暮春游竹山洞"的诗,开头两句就是"怪石层岩护竹山、洞门虚敞几重关",充分说明竹山洞很早以前曾满山是竹,竹山洞因此而得名。竹山洞的特点:洞奇、水秀、石怪、色艳。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塑艺术精品。
寿星指路]此景点为竹山洞第一景观,正面看去,一位活灵活现的老寿星正手捧仙桃在笑盈盈地望着你,他光秃的头顶,眼角长眉高挑,下巴长须飘飘,左手端一只硕大的仙桃,右手拄着龙头拐杖,形象极为逼真。据说,若你是有缘人,无论你心中有多少解不开的疙瘩,想不明白的事情,只须向仙翁顶礼膜拜,便能和他心神交汇,心意相通,仙翁也会为你指点迷津,让你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阡陌良田]据说是龙王爷女婿农耕之处。这里有良田百亩,南北为"阡",东西为"陌",阡陌纵横,宛若人间田园。其实,这些状似梯田的坑坑洼洼是因为含有碳酸溶液的水长期冲刷,侵蚀而成,此景点奇妙之处是,每到年初,此处积水甚多时,人间便会水灾为患,反之则是天下大旱,颗粒无收。
[金牛回首]一块巨石横亘在路中央,形似一头大水牛卧在草地上,歪着头,悠闲地饮水吃草。其憨态可掬,令人忍俊不禁。牛头上有鼻子有眼,惟妙惟肖。这块巨石历经千万年才成牛形,颇有灵气。晦气的人见了此牛便能时来运转,商界人见了此牛便会财运亨通,且屡验不爽。
[竹山洞"三关"]竹山洞流传有一个优美的传说,相传很早以前,此洞潜伏着一条巨龙。它神通广大,能呼风唤雨。有一年,秋旱连绵,禾苗干枯,十里八乡农民齐集竹山洞前向神龙求雨,谁知他全然不理,道法高强而且富有正义感的"龙眼道士",便率领众灾民打进洞去,神龙大怒,引发大水。"龙眼道士"施用法术搬来巨石,又将手中法器"米筛"和"令尺"先后抛入水中,总算挡住了大水,滔滔洪水变成涓涓细流,灌溉洞外万顷良田,这就是"令尺关"、"米筛关"、"乱石关",号称竹山洞"三关"。
[千佛崖]此处三十米长的悬崖上,布幔低垂,红烛高照,神佛成排,有菩萨,有罗汉,有仙姑,有道童,故名"千佛崖"。佛光烁烁,香气缭缭,似能听到佛的低语,神的启示,如梦如幻,宛若佛界仙国一般。
其它景点:竹山洞还有"龙女香闺"、"施礼滩"、"神龟出浴"、"海市蜃楼"、"雪松临水"、"石琴飞瀑"等众多景点.
龙眼、荔枝主要虫害与防治是什么?
1、野象谷
在中国要看亚洲野象,必须到西双版纳,到西双版纳看野象,又必须到野象谷。从激流到静水,从土壤到地表,从草丛到灌林,从林下到林冠,都是动物们栖息地所在,这片土地就是他们的家园。
古有“乘象国”之称的西双版纳,如今依旧能见到大象的身影:象树、象牙树、象鼻树,还有象织锦、象工艺品、象壁画、象雕塑,甚至神象“掌月郎宛”、关于象的神话、象的传说。
2、曼听公园
曼听公园是西双版纳最古老的公园,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过去是西双版纳傣王的御花园,在傣族历史上曾为封建领主召片领和土司们游玩赏花之所。
园内既有地造天成的自然景观,又有人工培育的奇花异卉和园林建筑。游园的客人既可观赏古朴的自然景色,又可鉴赏具有浓郁民族特点的人文景观。
3、热带花卉园
西双版纳热带花卉园位于云南省景洪市城区,占地120公顷,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花卉园收集保存有热带特种经济林木、热带花卉、热带水果等热作种质资源近1000种。
4、孔雀湖
西双版纳孔雀湖是位于景洪市中心,芒市城东5.2公里处的一个集原始美丽与现代风情于一体的生态主题公园,占地18700平方米。历史上因其湖面酷似开屏的孔雀并有众多的孔雀栖息而闻名中外,现经后人加上极具名族特色的亭台楼榭而更显神秘色彩。
5、原始森林公园
有北回归线以南保存最完好的热带沟谷雨林,也是离景洪城最近的一块原始森林。内部有孔雀山庄、猴子驯养基地、大型民族风情演艺场、九龙飞瀑、曼双龙白塔等50多个景点。园内可尽赏板根、绞杀、老茎生花、古藤等奇异景观,还能观赏到数百只孔雀放飞的壮观场面。
6、望天树热带雨林
西双版纳望天树热带雨林主题公园地处世界三大热带雨林之一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核心区内,以热带雨林标志性植物群落“望天树”而命名。
依托世界级珍稀的动植物资源及西双版纳独特的傣族风情,以独特的热带雨林观光、民族风情体验为主。
7、独树成林
中国最大榕树,亚洲最大榕树,树冠占地12.3亩,高40米,入土气根400多根,数龄几百年,游客在树下穿行,犹如在原始森林中遨游。
8、中缅第一寨
勐景来位于勐海县内,中缅边境,清澈的打洛江从寨子西侧流过,形成天然的国境线,江的对面就是缅甸,因而有“中缅第一寨”之称,勐景来是一个典型的傣族传统村寨,毗邻缅甸,与缅甸掸族边民来往频繁,互相通婚,形成了罕见的傣掸混居现象。
景区占地5.6平方公里,其间有水田百余亩,鱼塘若干,田园风光真实自然,58座塔林密布,千年菩提树伫立;村寨古朴典雅,傣家人们热情好客,寨里110户傣家原味生活,依然保留着传统的居住形式和生活方式
9、勐泐大佛寺
勐泐大佛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府景洪市城郊,按照国家AAAA级景区标准打造。勐泐大佛寺是在古代傣王朝的皇家寺院"景飘佛寺"的原址上恢复重建的,"景飘佛寺"是傣族历史上一位名叫拨龙的傣王为纪念病故的王妃南纱维扁而修建。
10、中科院热带植物园
如果说云南是“动植物王国”,那么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就是植物王国凤冠霞帔上最璀璨的绿宝石。
纯美多姿的热带植物及自然风光,周围万亩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精气将植物园塑造成氧吧;年均温21.5℃,使这里成为理想的避寒胜地;长达半年的雾凉季里乳汁般的薄雾让人感觉置身天堂;森林—石林复合的奇观使人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叹为观止。
龙的传说、故事。
1.龙眼、荔枝梢果蛀虫类 龙眼、荔枝梢果蛀虫类包括龙眼亥麦蛾、荔枝蒂蛀虫和荔枝尖细蛾,是我国目前龙眼、荔枝产区危害最普遍的害虫之一。幼虫蛀食荔枝、龙眼嫩梢、幼叶、花穗和果实,严重时使龙眼树势衰竭,影响翌年结果母枝的形成,还会造成大量的落花落果。蒂蛀虫、亥麦蛾还会蛀食幼果和成熟期果实,严重的达到“十果九蛀”且遗留大量虫粪影响果实品质。
龙眼亥麦蛾是1989年发现的新种。荔枝蒂蛀虫和荔枝尖细蛾是J.D.Bradley1986年命名的细蛾科的两个近缘种。在龙眼、荔枝中通常混合发生。以往人们长期都把这两种虫混淆为一个种:陈文训(1941)、钱庭玉(1955)误定为爻纹细蛾(即可可细蛾Acroerops cramerllen)。可可细蛾目前在我国龙眼、荔枝产区尚未发现,姚振威等1990年把爻纹细蛾更正,分别名为荔枝蒂蛀虫和荔枝尖细蛾。龙眼、荔枝三种梢果蛀虫细微,往往疏忽导致大量危害,且三种成虫和幼虫形态较相似,某些危害习性也十分相似,容易混同,所以鉴别时必须认真细致,以免发生错误。
(1)龙眼亥麦蛾(Hypitima longana e.sp.nov)龙眼亥麦蛾(见图2-52)是我国近年发现的一种蛀食枝梢、花穗和幼果的新害虫,属于鳞翅目、麦蛾科、亥麦蛾属的一个新种。据调查福建、广东、广西等龙眼产区发生较普遍,局部地区受害严重。在福建仙游龙眼园(6~9年生)秋梢被害率达18.2%~30.2%,福州成年果园夏梢盛发期新梢破害率高达41.1%。主要蛀食龙眼新梢木质部,破坏导管组织,导致水分代谢失调,造成与龙眼鬼帚病相同的丛枝或鬼穗症状。表现为嫩梢蛀食后嫩叶卷曲,夏延秋梢、秋梢(龙眼主要鬼帚结果母枝)的花穗密集,花朵臃肿肥大,开花失常且多不结果,导致树势衰弱,降低当年产量。从我国龙眼产区的危害严重性,以及该虫为新近发现,群众尚不太认识。因此,龙眼亥麦蛾应我国龙眼产区值得注意的害虫。
图2-52 龙眼亥麦蛾各虫期形态
1.成虫 2.卵 3.幼虫 4.蛹
①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5~5毫米,翅展10~12毫米。头部灰白,头顶微褐;披大形鳞片从两侧包向上背中,并向后突伸于前胸领片上方。复眼黑色,喙密复白鳞。前翅披针形,亚前缘脉(SC)伸达前缘中央。卵:椭圆形,初产淡**,后转橙**。幼虫:老熟幼虫体长7~9毫米,黄白色。蛹:体长5~6毫米,黄褐色,密生淡色短毛,头尾两端的毛最显著。
②生活习性 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观察,龙眼亥麦蛾在福州地区年发生5代,世代重叠,但各代蛾有较明显的盛发期,以老熟幼虫在枝梢隧道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化蛹,越冬代蛾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盛发,第一代幼虫(4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害春梢及花穗,影响抽梢及造成小花穗脱落;第二代蛾在6月中旬至下旬有明显的盛发期,第二代幼虫(6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害夏梢及夏延秋梢,对翌年龙眼的产量有较大的影响;第三代蛾盛发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第三代幼虫(8月上旬至9月中旬)为害秋梢;第四代蛾盛发期在9月中旬;第四代幼虫(9月中旬至10月下旬)为害秋梢和冬梢;第五代蛾于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出现;第六代幼虫(10月中旬开始)为害冬梢,蛀食至11月中旬左右进入越冬。
在福州室内自然变温下饲养的结果,日平均气温在21.6℃时,卵期平均为11.5天,幼虫期(共4龄)23.5天,蛹期11.3天,产卵前期3.5天,全世代历期共49.8天。据观察,成虫多在上午8~10时和下午3~5时羽化,翌日即行交配,卵散生,多数卵产在新梢顶芽夹缝及嫩叶背面叶脉间隙,或枝梢表皮裂缝处,产卵期4~8天,每雌日平均产卵5.5粒,最多达14粒,成虫寿命雌性为6~11天,雄性5~14天,卵多在上午8~11时孵化,初孵幼虫由卵底孔爬出,若卵产在嫩芽处,即由卵底直接蛀入取食,在嫩梢上为害,幼虫蛀入枝梢后,通常向下取食,被害部形成遂道,并不断向洞外排粪便,随虫龄的增大,洞口也不断扩大,后幼虫通常在离蛀孔3~4毫米处做白色薄茧化蛹,化蛹前还扩大羽化孔,孔径达0.9~1毫米,并在孔口周围吐白色薄丝。
卵期天敌有赤眼蜂、捕食螨、花蝽、蓟马等,幼虫期已发现寄生蜂有黄长距茧蜂及扁股小蜂等都是单寄生,越冬代幼虫寄生率为4.56%~12.9%。
(2)荔权蒂蛀虫(见图2-53)
①形态特征 成虫:翅展约9.2~11.5毫米,头顶棕褐,颜面白色,触角丝状。前翅灰黑,基部有2条白色横纹,中部有由5条白斜纹构成的“W”形,并于上方有一白色横纹,翅尖有一黑色小圆纹。两前翅相并呈“爻”纹。第五条白斜纹与翅尖黑纹之间为橙**区,中域有“Y”字纹,端部近前缘银白色。在第五条白斜线上近前方处有一近三角形黑斑。后翅灰黑。腹部各节侧面有黑色斜纹。卵:椭圆、**,卵壳纵向有微突约10列。幼虫:长约9毫米,黄白,胸足3对,4对发达的腹足(含臀足),臀板三角形,末端尖。蛹:长约7毫米,暗色,头顶有一破茧器,触角伸出腹末部分为第七至第十腹节长的2倍。叶上结白色紧张的膜茧。
图2-53 蒂蛀虫
1.成虫 2.幼虫 3.茧 4.蛹
②生活习性 福建漳洲地区蒂蛀虫一年发生10代,危害荔枝、龙眼,1~5代主要害果,6~10代害梢。
福州地区蒂蛀虫一年发生8~9代,第一代4月上旬至5月下旬取食龙眼、荔枝幼梢、幼果;第二、三代6、7月蛀果为主;第四代7月下旬至8月上旬蛀害龙眼果实和新梢;第五、六、七代8月中下旬至11月初蛀害龙眼新梢;第八代11月与少数第九代进入越冬。
(3)荔枝尖细蛾
①形态特征 荔枝尖细蛾形态与荔枝蒂蛀虫很相似。成虫:翅展8.3~9毫米,头赭白,触角丝状。前翅灰黑,臀区黑白相杂,中部有由5条白斜线构成“W”纹,翅尖有一较大的小圆纹,附近银白色,前面为橙色区,有2条黑色平行斜纹,从后延伸至前缘,将橙色区割分为二,后翅暗灰。腹部旬节侧面有深褐斜纹。卵:椭圆,乳白至淡黄,卵壳上呈网状纹。幼虫:长约8毫米,淡黄,略扁,胸足3对,腹足(含臀足)4对,较弱;臀板指甲形,后缘有刚毛数根。蛹:长约5毫米,暗色,头顶有一破茧器。触角伸出腹末部分与第七至第十腹节等长或稍长。在叶上结白色的膜茧。
②生活习性 福建福州地区一年发生5~6代,为害龙眼、荔枝的梢、叶及花穗。幼龄在叶上潜食,稍长即蛀入叶脉或蛀梢,必破孔排粪。主害代(第三至第五代)8~10月为害夏、秋梢(次年的结果结枝),尤其9月上旬幼虫高峰期常造成龙眼、荔枝秋梢的严重受害,往往造成叶尖部变褐,严重整株树似烟火熏烧。幼虫在冬梢和叶脉中越冬。
为便于识别龙眼三种梢果蛀虫为害习性的异同,列表2比较如下:
表2 龙眼、荔枝三种梢果蛀虫为害的习性比较
③防治方法 龙眼亥麦蛾、荔枝蒂蛀虫和荔枝尖细蛾通常在一片龙眼、荔枝园中混合发生,为害习性也相同,主要以幼虫钻蛀幼叶、嫩梢、花穗和果实。因此,各地只要根据各自龙眼、荔枝园三种梢果蛀虫的发生规律,群体变动和空间分布测定,以危害最严重的一种蛀虫进行防治,就可以收到兼治其他两种蛀虫的良好效果:
控冬梢,减少虫源:据调查,在福州、仙游等地龙眼园,11月中、下旬抽出的冬梢上,龙眼亥麦蛾及两种细蛾有卵梢率高达35.7%~53.8%,冬梢又是多种害虫(如卷蛾、尺蛾等)越冬的主要场所之一,应结合药剂等控制冬梢抽生,减少越冬虫源。
药剂防治:第一,针对龙眼亥麦蛾及两种细蛾大多数卵产在嫩梢及幼叶上的特点,应根据龙眼、荔枝园不同栽培品种的物候期进行发生期预报,即在新梢抽发期,每隔2~3天检查嫩梢顶芽及叶上的着卵量,当卵量比上次显著增加时,即指导喷药防治,结果树防治在采前40天检查果上着卵率,当卵果率达1%时,开始喷药防治。第二,幼虫为钻蛀性害虫,药剂防治应以卵和初孵幼虫为主攻目标,所用药剂以杀虫剂或杀卵剂加内吸杀虫剂为宜。推荐药剂有:1%高效灭百可3000倍液,5%卡死克1500倍液,40.7%乐斯本1000倍液及2.5%敌杀死3000倍液等喷雾,为了提高药效,避免药剂过早产生抗药性,上四类不同类型的药剂应交替使用。
保护天敌幼虫期及蛹期:已发现的寄生蜂有扁股小蜂(Blasmus sp.)、甲腹茧蜂(Clelomus sp.)、绒茧蜂(Apanre-les sp.),以及厚唇姬蜂(Phaeogenes sp.)等。这些是寄生龙眼亥麦蛾或细蛾的有效天敌,其中扁股小蜂寄生细蛾自然寄生率达11.2%~15.6%,黄长体茧蜂寄生亥麦蛾达12.9%对控制细蛾和亥麦蛾的发生起到一定的作用,应注意保护利用,避免在寄生蜂羽化高峰期用药。
2.荔枝蝽(Tessartoma papollosa Drury)荔枝蝽(见图2-54)属于半翅目,蝽科。又名荔枝椿象,俗称石背、臭屁虫。是龙眼、荔枝产区的重要害虫,分布于我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省(自治区)以及南亚、东南亚各国。为害荔枝、龙眼甚烈。成虫和若虫吸食荔枝、龙眼的嫩芽、嫩梢,花穗和幼果汁液,引致落花、落果,常造成果品减产失收。
图2-54 荔枝蝽
1~5.各龄幼虫 6.成虫 7.卵块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4~28毫米,盾形、黄褐色,胸部有腹面被白色蜡粉。触角4节,黑褐色。前胸向前下方倾斜;臭腺开口于后胸侧板近前方处。腹部背面红色,雌虫腹部第七节腹面中央有一纵缝而分成两片,应用这一特征可以鉴别雌雄。卵:近圆球形,径长2.5~2.7毫米,初产时淡绿色,少数淡**,近孵化时紫红色,常14粒相聚成块。
若虫:共五龄长,椭圆形;体色自红至深蓝色,腹部中央及外缘深蓝色。若虫臭腺开口于腹部背面。2~5龄体呈长方形。第二龄体长约8毫米,橙红色;头部、触角及前胸户角、腹部背面外缘为深蓝色;腹部背面有深蓝纹两条,自末节中央分别向外斜向前方。后胸背板外缘伸长达体侧。第三龄体长10~12毫米,色泽略同第二龄,后胸外缘为中胸及腹部第一节外缘所包围。第四龄体长14~16毫米,色泽同前,中胸背板两侧翅芽明显,其长度伸达后胸后缘。第五龄体长18~20毫米,色泽略浅,中胸背面两侧翅芽伸达第三腹节中间。第一腹节甚退化。将羽化时,全体被白色蜡粉。
(2)生活习性 福建和广东、广西一年发生1代,以性未成熟的成虫越冬。越冬期成虫有群集性,多在寄主的避风、向阳和较稠密的树冠叶丛中越冬,也有在果园附近房屋的屋顶瓦片内。越冬期间,如有温度回升至15℃以上时仍活动取食;当温度在10℃以下时,多不活动,亦不起飞,突然振动树枝,即行堕落,是人工捕杀适期。翌年3月上旬气温达16%左右时,越冬成虫开始活动为害,在荔枝、龙眼枝梢或花穗上取食,待性成熟后开始交尾产卵,每次产卵14粒,排列成块。一雌产卵5~10块,最多达17块。卵多产于叶背,约占80%,叶面占15%,花穗占5%,此外还有少数卵产在枝梢、树干以及树体以外的其他场所。对一株树冠而言,多数产卵在树冠的下层。成虫产卵期自3月中旬至10月上旬,以4、5月为产卵盛期,卵期长短与温度有关:平均气温18℃左右时,卵期20~25天;温度20℃时为20.1天;25℃时为12.6天;27℃时为9.5天;30℃时内7.8天。
若虫于4月上旬开始孵化,第一龄若虫期平均21天,第二龄8天,第三龄10天,第四龄17天,第五龄26天,共经过82天即羽化为成虫,但最长经过116天,最短58天,5~7月间若虫发生数量最多。初孵若虫群集卵壳附近,经数小时后开始分散开来,若虫喜栖息于枝条的顶端,在花果枝上刺吸为害,吸取嫩枝、嫩芽、花穗、幼果的汁液。常引致严重的落花落果。遇风雨则逃避叶背,受惊扰时射出臭液以自卫,或即行下堕,掉落地上的若虫,不久又可飞回树上。三龄以上若虫抗药性增强,五龄时最强。6月旬始见新成虫出现,7月中旬羽化成虫最多。旧成虫于6月份后陆续死亡,成虫寿命203~371天,平均311天,成虫喜在嫩梢、花穗和果穗上吸食,在龙眼、荔枝园中以多花果、多嫩梢的树上发生最多。从第五龄若虫至新成虫这段期间,大量取食,积累脂肪,准备越冬,抗药性强。春季恢复活动后的成虫,经过生殖发育,代谢旺盛,脂肪消耗,自然抗药性下降,这时是化学防治的适机。
(3)防治方法
药剂防治:3月间越冬成虫在新梢上活动交尾时喷药一次,至4、5月低龄若虫发生盛期再喷1~2次,喷射敌百虫800~1000倍液效果甚好,或用20%杀灭菊酯2000~8000倍液。一般每株喷药液量7.5~10千克,大面积连片荔枝、龙眼地区,可用飞机施药(敌百虫20倍液,每公顷30~37.5千克)。
生物防治:荔蝽天敌有寄生于卵的平腹小蜂(Anastatus sp.),荔蝽卵跳小蜂(Ooencyrtus corbetti Ferr.)、马来黄腹卵小蜂(O.malayensis Ferr.)和黄足小蜂(O.crionotoe Feff.),以及荔蝽菌、螳螂、鸟类等,都应加以保护和利用,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在广东省已推广应用,福建省也已试验示范,在早春引入或繁殖积累足量的平腹小蜂,在荔蝽产卵初期开始放蜂,以后每隔10天放一次,共放3次,一般每次每株放500头雌蜂,当荔枝蝽密度大时,选用敌百虫液喷射,压低虫口密度后,再行放蜂。
人工捕杀。捕杀越冬成虫,采摘卵块及扑灭若虫。
第一,消灭成虫。冬季10℃以下低温时期,越冬成虫不甚活动,用带钩的竹竿猛摇树枝,使成虫堕地,集中毁除,但成虫不单在树上越冬,此法只能是辅助措施。
第二,采摘卵块。3~5月荔蝽产卵盛期采摘卵块,集中放入简易的寄生蜂保护器中,保护天敌。
第三,扑灭若虫。用竹竿扎草蘸以牛尿、人尿,或捣烂虫体的汁液,或举扎有破布球的竹竿蘸上煤油,熏落若虫,事前在树头堆砂或堆细土混草木灰,使堕落的若虫不容易上树,集中捕杀。
3.龙眼角颊木虱(Corngeapsylla sinica Yang et Li)龙眼角颊木虱(见图2-55)属于同翅目,木虱科,又名龙眼木虱,是一种龙眼的新害虫。分布于福建和广东,福建省的龙眼主要产区普遍发生。此虫目前只知危害龙眼,成虫在嫩梢片叶上吸食为害,若虫固定于叶背吸食并形成上陷的伪虫瘿,因此在叶面布满小突起(闽南称之为麻疯叶)叶片变小,畸形扭曲,影响新梢的抽生和叶片的正常生长,春夏两季发生严重。
图2-55 龙眼角颊木虱
1.卵 2.初卵若虫 3.成熟若虫 4.成虫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达翅端)2.5~2.6毫米。粗壮,背面黑色,腹面**,头部短宽,颊锥极发达,圆锥形,向前侧方平伸。复眼灰褐色,单眼淡黄褐色。触角基部2节褐色,末端2节黑色,余节**,但第三至第七节的端部1/3呈**。末端1对刚毛褐色。足**,但前足胫端及跗节,中后足端跗节,以及瓜均为黑色。翅透明,前翅具显著的略呈“K”字形黑褐色条斑。腹部粗壮,锥形。卵:长卵形,前端尖细并延伸成一条长丝,后端纯圆,并具短柄。初产卵乳白色,孵化前为褐色。若虫:共4龄,体淡**,周缘有蜡丝,复眼鲜红色,3龄若虫翅芽显露,4龄若虫前后翅芽重叠,体背显现褐色斑纹。
(2)生活习性 龙眼角颊木虱在福州一年发生约3~5代,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并部分存在滞育的种群。发生3代者8月间2龄若虫则不发育,迄年终越冬,这种类型生活史占群体的大多数。若虫在新叶上固定吸食,若虫终生在虫瘿内危害。2龄若虫在虫瘿内陷得很深,成虫在嫩梢上吸食,产卵于嫩芽、幼叶或嫩枝上,多数分散产于叶背,以叶脉两侧为多。龙眼木虱的成虫盛期与抽梢期相吻合。
暴风雨对龙眼木虱成虫有冲刷作用。营养状况的差异可能影响若虫的发育,即使是在同一片叶上,由于吸食点不同,个体间的发育速度也相差很大。
已知有三种捕食性天敌,一种粉蛉幼虫捕食木虱若虫;一种蚂蚁捕食木虱成虫。此外,有一种姬小蜂寄生于若虫。
(3)防治方法 每次嫩梢抽发期,木虱发生时,喷药保梢,可用40%乐果剂1000~2000倍液;5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剂400倍液,或用拟除虫菊酯稀释液2000倍喷射。
4.白蛾蜡蝉(Lawana lmitata Melichar)白蛾蜡蝉(见图2-56)俗称“白鸡”属于同翅目,蛾蜡蝉科。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越南。主要危害柑橘、龙眼、荔枝和杧果,尚能危害其他多种果树和经济植物。在福建危害龙眼相当严重。成虫和若虫密集在枝条、嫩梢、花穗、果梗及果实上吸食汁液,使树势衰弱,枝条枯干、落果或果实变小、品质低劣、其排泄物可引致煤烟病。
图2-56 白蛾蜡蝉
1.成虫 2.卵 3.若虫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19~20毫米,黄白或碧绿色,体上敷有白色蜡粉。头圆锥形,复眼灰褐色,触角基部粗大,其余各节呈刚毛状,前胸背板较小,向前突出;中胸背板发达,上有3条隆脊。前翅粉绿或黄白色,外缘平直,顶角尖锐突出,径脉和臀脉中段棕**,近臀脉中段的翅室先端有一白斑,径脉中段的外缘与臀脉中段的内缘有几个小白点。后翅为碧玉色或黄白色,半透明。卵:长椭圆形,淡黄白色。若虫:体长9毫米左右,体白色,被棉絮状蜡物质,腹末为成束的粗长蜡丝,翅芽末端平截。
(2)生活习性 广西南宁和福建南部一年发生2代,以成虫在茂密的枝叶丛间越冬。南宁越冬成虫于2、3月天气转暖时开始活动、交配、产卵、第一代卵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若虫于4~5月盛发;第二代若虫于7月中旬至8月中旬产卵,8~9月若虫盛发。闽南第一代若虫发生于3~4月间,成虫于5~6月发生;第二代若虫7、8月。成虫9、10月发生。成虫产卵于嫩梢和叶柄组织中,成长方形卵块,每卵块有卵十几粒至二三十粒。初期若虫群集,虫龄增大后略为分散,常三五成群。若虫、成虫善跳跃、成虫能飞。
(3)防治方法 ①结合疏花疏果和修剪,剪除过密枝和带虫枝梢。②用80%敌敌畏乳剂、90%晶体敌百虫、40%乐果乳剂、50%杀螟松乳剂,或50%磷胺乳剂1000倍液喷射,对若虫效果良好。敌敌畏1000倍液或敌百虫药液加0.15%~0.2%纯碱或洗衣粉对成虫也有效。
图2-57 荔枝拟木蠹蛾
1.成虫 2.幼虫 3.蛹
5.荔枝拟木蠢蛾(Arbela dea Swinhoe)荔枝拟木蠢蛾(见图2-57)属于鳞翅目,主要危害荔枝、龙眼。形态特征。
荔枝拟木蠢蛾在福建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干蛀道中越冬,越冬期如遇气候晴暖仍会取食。越冬幼虫于3月中旬至4月下旬化蛹。4月中旬至5月下旬羽化为成虫。蛾很少趋光。4月下旬至6月上旬产卵。5月中旬至6月中旬幼虫出现。
成虫多在白天羽化,羽化后息在蛀道附近的树干上,当晚交尾、产卵,成虫寿命2~9天。卵多产在直径12.5厘米以上的枝干树皮上。卵期12~19天,平均约16天。幼虫历时286~343天,平均316天。蛹期27~48天。
初孵幼虫扩散活动后,在枝干分叉、伤口和木栓断裂处蛀害。吐丝将虫粪、枝干皮屑等缀成遂道,以遮盖虫体;然后在遂道下方逐渐向枝干内蛀食而成坑道,坑道为幼虫居住及化蛹的处所。幼虫白天潜伏于坑道中,夜间沿丝质遂向外啃食树皮。随着虫体的成长,坑道形式不一,以斜垂坑道较为常见,这种坑道上斜,坑道口向上与枝干约成45°角,至1~2厘米深入后折向与树干平行。幼虫取食时,先在隧道两侧,但有的离开隧道甚远取食。隧道一般长20~30厘米,最长达68厘米,隧道里面的树皮未有被害,可见隧道对幼虫的作用乃便利遁避敌害,老熟幼虫吐丝封闭坑道口,然后在坑道中化蛹。蛹在坑道中上下活动,羽化后蛹壳前半部露出坑道外。
防治方法:
(1)用敌敌畏、甲胺磷或其他有机磷农药10倍混泥,堵塞坑道口;或用棉花蘸上述药剂塞入坑道,坑道口用泥土封闭,均可杀幼虫。
(2)6、7月用上述药剂800~1000倍液喷洒于丝质隧道附近的枝干上,可触杀幼虫。
(3)8、9月以后用竹、木签堵塞坑道,使幼虫窒息而死。这种方法如果在3~4蛹期进行,效果更佳,也可用钢丝刺杀。
6.荔枝瘿螨[Aceria(Eriophyes sp.)litchii(Kicfer)]属蛛形纲、蜱螨目、瘿螨科。俗称毛蜘蛛,我国荔枝、龙眼产区都有分布。成螨、若螨刺吸荔枝、龙眼新梢叶片、花穗及幼果汁液,而以嫩芽、幼叶受害最重。被害部多在叶背,产生无色透明稀疏小绒毛,渐变乳白色,随着瘿螨的发展,绒毛增生浓密呈黄褐色,形似“毛毡状”,被害叶卷曲如“狗耳”。严重发生时,被害植株叶片的色泽虽仍保持苍绿,但植株生长势衰弱。受害枝条则呈干枯,被害花穗极易落花,影响结实,以致造成减产。
(1)形态特征 成螨体极微小,一般肉眼不能见,体长约0.2毫米。初呈淡**,以后逐渐变为橙**。头端有螯肢及须肢各1对,头胸部有足6.6厘米,腹部渐细,末端有长毛状伪足1对。腹部密生环纹。卵圆球形,淡**,半透明,光滑。若螨似成螨而体略小,体色由灰白、半透明渐变成淡黄,腹部环纹不明显。
(2)生活习性 在广州地区,荔枝瘿螨一年可发生16代,世代重叠,6月日平均温度28.7℃时,完成一个世代约需15天,11月日平均温度15.48℃时需55天左右。以成螨在树冠内膛的晚秋梢或冬梢毛毡中越冬,无真正的休眠,在10.5℃以上仍可见活动。
当荔枝新梢刚萌动至小复叶展开时是主要受害期,展开后的小复叶很少受害。
荔枝品种间受害存在明显差异,黑叶、淮枝受害较重,桂味、糯米糍居中,三月红不论在丘陵山地或水乡,成年树或苗木幼树受害都极轻。
在树冠各层中,以下部和内膛枝叶受害多,叶层次之,通风透光的上层危害轻。这与瘿螨类喜阴畏光的习性一致。但树冠东、南、西、北各方向的受害情况差异不大。
在荔枝园的生态系统中,食物因素是螨口消长的关键因素,每次嫩梢期,荔枝瘿螨种群数量都有所发展。其中春梢上瘿螨的峰期比较常见,夏、秋梢期则常受气象制约。气象不仅影响瘿螨,也影响于其天敌。
(3)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结合荔枝采后修剪,剪除瘿螨危害枝及过密的荫枝、弱枝、病枝,使树冠适当通风透光,可显著减少虫源,并且不利瘿螨发生。控制冬梢,也是减少虫源的有效措施。对幼年树尤为重要。②药剂防治。在虫口密度较高的情况下,于抽梢前或幼叶展开前,喷布20%三氯杀螨醇乳油800~1000倍液混合胶体硫300倍液。但高温干旱时不宜用硫剂。
7.荔枝叶瘿蚊(Dasineura sp.)属双翅目、瘿蚊科。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相继发现叶瘿蚊危害,且种群数量扩展很快,危害日趋严重。荔枝叶瘿蚊幼虫入侵荔枝嫩叶,出现水渍状点痕。随着幼虫生长,水渍状点痕逐渐向叶片两面突起,形成小瘤状虫瘿。严重时一片复叶上有百瘿以上,可致叶片扭曲变形。幼虫老熟脱出瘿后,残留的叶瘿也随着叶片老熟逐渐干枯,最后表现为穿孔状。
(1)形态特征 成虫:小蚊状,纤弱,头小于胸部,足细长。雌虫体长1.5~2.1毫米,触角细长,念球状,每节环生刚毛,前翅灰黑色半透明,腹部暗红色。雌虫体长1~1.8毫米,触角哑铃状,球状部除环生刚毛外,尚有环状丝。足、翅特点与雌虫同。卵椭圆形,无色透明。幼虫透明无色,老熟时橙红色,体长2.0~2.8毫米,前胸腹面有黄褐色“丫”形骨片。蛹裸蛹,初期橙红色,渐变暗红色,羽化前、翅、复眼、触角均黑色。
(2)生活习性 荔枝叶瘿蚊在广州及其附近地区一年可发生7代,最后1代于11月以幼虫在叶瘿内越冬。翌春2月下旬至3月期间越冬幼虫相继老熟,陆续脱出虫瘿入土化蛹。4月上旬越冬代成虫常先后出现2个羽化高峰。其后各代,由于世代叠置,田间各虫态
北流市简介及详细资料
1、画龙点睛
传说南朝梁画家张僧繇画龙不画眼珠,说画上眼珠就会变成真龙飞走。人们不信,要他画上。结果他刚给两条龙点上眼珠,这两条龙就飞走了。
2、龙化岩石
湖南省安化青龙洞,传说里面锁了一条犯了天条的青龙,1998年9月该镇7位农民自带干粮,手电等物品,从洞口探险,看到了盘在洞壁上状若一条大青龙的石钟乳。
这是首次发现。后来测量,安化青龙洞的溶洞长达35公里、被称为我国溶洞长度之最。
3、叶公好龙
春秋时,有位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他家的屋梁上、柱子上和门窗上都雕刻着龙的图案,墙上也绘着龙。
传说天上的真龙知道此事后很受感动,专程到叶公家里来,把头从窗口伸进屋子里,把尾巴横在客堂上。叶公看到后,吓得面无血色,魂不附体,抱头就跑。原来他并不是真正喜欢龙。他爱的是假龙,怕的是真龙。
4、四海龙王
东海敖广、南海敖钦、西海敖闰、北海敖顺。青脸红须为东,白发须为西,橘黄发须是南,黑发须者为北
龙分为天龙、地龙、海龙;所谓的四海龙王,实质上为四海龙王爷,并非真正龙王,只是其所在海域之主而已。
5、天帝与龙
龙须,在《史记·封禅书》中记载,龙帝,亦即天帝,也叫玉皇大帝,传说就是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的化身。
在《史记·封禅书》中记载,黄帝和老百姓在首山采掘铜矿,把开采出来的铜铸成一只很大的铜鼎,放在荆山脚下。铜鼎铸成时,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升天。
黄帝就骑到龙背上去,他手下的群臣还有妻儿也都纷纷往上爬,一共上了七十多人。这时,龙升上天去,剩下的小臣挤不上,一个个都抓着龙的胡须。
龙髯受不了重量而断了,黄帝带著的弓也被拉落下来,臣僚们只得抱著龙髯和弓号哭。黄帝升了天后便成为了天帝。
扩展资料龙的来源:
龙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氏族图腾之一。远古时期,人们敬畏自然、崇拜神力,于是就创造了这样一个能呼风唤雨、法力无边的偶像,对其膜拜,祈求平安。
数千年来,龙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神秘而又神圣的,并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共同敬仰的图腾代表。今天所知道的龙的形象综合了各种生物的特征:鹿角、牛头、驴嘴、虾眼、象耳、鱼鳞、人须、蛇腹、凤足。
有研究指,龙的形象是经过不断发展变化的,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过战争和联合,信奉龙图腾的民族逐渐成为领导,龙的图腾逐渐成为整个中华民族信奉的旗帜。
其他民族原来信奉的图腾的形象逐渐被吸收、被充实到龙的形象中去,因此龙的特征愈来愈多,形象日益复杂和威武,龙成为了皇帝的代表。
参考资料:
关于龙的传说 故事
历史文化 北流市
北流历史悠久,设县已有1400多年,因境内圭江向北流而得名。旧称“粤桂通衢”、“古铜州”,历史上曾“富甲一方”,素有“小佛山”和“金北流”之称,是世界铜鼓王的故乡。
明代进士李宏曾任四川道监察史10年,清代中进士13人,其中阙邦觐19岁中进士点翰林,被誉为“北流神童”;新进士李绍昉宝和殿复试获一等一名,授职翰林院编修,担任国史编纂,其才思敏捷,学问渊博,时人誉为“才压三江”。 现代北流籍的著名专家、学者有国学巨擘陈柱、有机化学家凌育宸、画家马达、铁道工程专家冯介、教育家兼诗人冯振、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陈一百、光学家顾去吾、水电专家窦音桂、音乐家何名忠等。北流还是一代名将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李明瑞、红八军军长俞作豫的故乡,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
行政区划北流历史悠久,南朝齐永明六年(488年)置北流郡,以境内圭江流向而得名。南朝梁(502—557)置北流县,为北流行政建置之始。唐武德四年(621年),以北流县、普宁县(今容县)设定铜州,贞观六年(627年)更名容州,治所在北流长达百余年。历元、明、清、民国,至今县行政建置已有1400多年历史。
1994年4月18日,北流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
2000年,北流市辖23个镇:北流镇、新荣镇、民安镇、山围镇、民乐镇、西埌镇、新圩镇、大里镇、塘岸镇、清水口镇、隆盛镇、大坡外镇、六麻镇、新丰镇、沙垌镇、平政镇、扶新镇、白马镇、大伦镇、六靖镇、石窝镇、华东镇、清湾镇。
2005年,撤销华东镇,整建制并入石窝镇,石窝镇人民 *** 驻地不变。
地理 北流市地理位置 北流市位于广西东南部,与广东省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接壤。
气候 北流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地肥沃,资源丰富。
地形 北流地势北高南低,主要山脉北部有大容山其主峰梅花岭海拔1275.6米,为桂东南最高点。
土壤 市境内山地主要为砖红性红壤。耕地中水田以潴育性水稻土居多。
河流 主要河流有16条,分属珠江、南流江和淦江水系,最大河流为圭江,全长121.6公里。
资源矿产 已探明的矿藏有铁矿、黄金、白钒、铝、锌等20多种。贮藏量特大的石灰石、高岭土、花岗岩为发展水泥、陶瓷、石材生产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动植物 野生动物有果子狸、山猪、抓鸡虎等;植物有500余种可入药。
电气 主要河流有16条,分属珠江、南流江和淦江水系,最大河流为圭江,全长121.6公里。水力发电开发量可达7万多千瓦。
面积人口目前市区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万人。绝大部分为汉族,少数民族仅占0.92%。原籍北流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30多万人,分布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广西第二大侨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1049035人,其中各镇人口(人):北流镇160538; 新荣镇31453 ;民安镇32303;山围镇28678;民乐镇56621;西埌镇47118;新圩镇58767;大里镇41244;塘岸镇43851;清水口镇38028;隆盛镇65092;大坡外镇37596;六麻镇65760;新丰镇39717;沙垌镇24619;平政镇55432;白马镇32888;大伦镇26106;扶新镇18661;六靖镇60029;石窝镇37453;华东镇11317;清湾镇357。
北流荣誉名片 世界铜鼓王之乡被称为“世界铜鼓王”的铜鼓,出土于北流六靖水冲庵铜鼓,面经165厘米世界最大的铜鼓北流铜鼓王出土于北流六靖,残重300多公斤,堪称“世界之最”。而这个“铜鼓王”便是铜石岭的产品。“铜鼓王”的出土有着传奇般的经历。清代北流石科乡有个农民,上山砍柴草,把扁担竖着往地上拚命一捅,但闻土中发出异样的声响,扁担也捅不下去了。于是拨开泥土,赫然出现了一个硕大无比的铜鼓,村民还以为是神器,便计画抬到附近的六靖圩冼太庙来供奉。谁料抬到水冲庵时,绳索突然绷断,甚是奇哉!最后索性向庵中菩萨站普,决定留在水冲庵,大概是抬铜鼓的乡民略施小计,要铜鼓留在自己乡里吧。于是每年冬天,各地村民都在水冲庵举行祭鼓祈神,敲起铜鼓,山鸣谷应,响彻云霄,乡民从四面八方云集敬神。这个“铜鼓王”现在展览于广西博物馆,两次赴京展出,见者叹为观止,为广西赢得了声誉,更让北流人骄傲!
中国陶瓷名城北流被誉为“中国日用陶瓷之都”制造陶瓷已有两千年之久。2011年8月31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专家组同意授予北流市“中国陶瓷名城”称号。北流陶瓷,最早起源于夏商,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断定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岭南一带便出现原始陶器是不成问题。北流最早的古人类遗址——新圩“六马村石器文化”,除石铲、石斧等器物,却没有陶制品。夏朝至商代,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不断进步,私有制出现萌芽,地处南方僻壤的北流河流域,出现了私有制陶作坊,但北流境内没有当时器物出土。中国科学院上海矽酸盐研究所测试这类陶器,发现氧化铝的含量较高,在较高的温度中烧成,具备了某些原始瓷的性能。在北流境内,已有这类陶器出土,现藏市博物馆的一件“米字纹陶罐”,口径22.8厘米,高28.3厘米,足径16.3厘米,惜口沿边缺一小口,有裂痕。便是当时的器物,也是目前为止北流发现最早的陶器制品。由此可断定出,印纹陶在当时的北流是普遍存在的。
经济发展 北流市北流历史悠久,设县已有1400多年,因境内圭江向北流而得名。旧称“粤桂通衢”、“古铜州”,历史上曾“富甲一方”,素有“小佛山”和“金北流”之称,是世界铜鼓王的故乡。改革开放以来,北流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广西十强县(市)前列,以陶瓷之乡、水泥之乡、建筑之乡、荔枝之乡、水稻高产之乡闻名遐迩。
农业 北流农业发达,农业结构调整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创汇型和加工型农业已占主导地位。全市现有水果83万亩,名优水果占90%。 以牛品改为突破口的水产畜牧业发展加快。一些新的农业生产高效模式得到了成功实践。农村以沼气池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建设发展迅速,成为广西和全国的典型示范项目。
工业 北流工业起步早,基础雄厚,规模优势明显,已形成以日用陶瓷、水泥、兽药、罐头食品、机械、皮件等为主的工业体系。目前,全市有工业企业4300多家,其中陶瓷企业50多家、水泥企业28家、兽药企业26家、皮件企业33家、规模较大的罐头食品企业10多家,安排就业20多万人。北流已成为广西最大的日用陶瓷生产出口基地及华南地区兽药生产基地。
第三产业 以商贸、交通运输、旅游 、餐饮 、房地产、文化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城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已上升至29%,从业人员超15万人。
外向型经济 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全市现有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96家,其中自营出口企业57家,出口产品包括日用陶瓷、皮革制品、罐头食品、芒竹编、松脂、毛纺织品、家具、玩具、农机、兽药、园艺产品等15大类,产品销往美国、欧洲、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广西最大的产品出口县市之一,目前正在全面建设“外贸出口超亿美元市”。
交通通信北流市交通便捷,境内公路交通网路已基本构建完善,全市镇镇通硬化道路,99%的村通四级公路,半数以上村通硬化道路。国道324线玉容一级公路横贯全市东西;北宝二级公路纵穿全市南北,连线广东水东港和广东省高等级公路网;规划建设中的南宁----广州高速公路、洛阳---湛江铁路经过北流。从北流出发,4小时可达广州(395公里)、佛山(388公里),5小时可达深圳(518公里)、珠海(507公里),
北流市2小时可达南宁(210公里),不用5小时可达桂林(467公里)。与广东的水东港、湛江,广西的东兴、凭祥、北海、钦州、防城港、梧州、贵港等港口、边境城市,有一、二级公路相通,2--5小时可达,出海通关便捷。此外,北流通讯发达,能源充足。日供水能力达4.5万吨,年供电量达4.7亿千瓦时,供电保证率99%。 目前中国电信、移动等通信北流分公司在当地均设立了服务大厅和客户服务热线,可以随时拨打当地的通信分公司、以办理各种业务和掌握自己的话费情况,了解与通信有关的知识,并对其提出意见和建议。
北流目前已建成了市电子信息中心1个、部门电子信息馆5个、镇级电子信息馆22个、村级电子信息馆26个,创建了“数字农户”1443户,培养了新型农民3200多名。到2006年底,城区大部分居民已实现由"有线电视"转换到"数位电视"。
城市建设北流以建设中等城市和精品城市为目标,城市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高。目前,中等城市建设的序幕已经拉开:城东,广西2003年重点开工项目北流市陶瓷工业园区已经开工建设;城南,新的商贸区和教育城规划已经完成;城西工业区已拉开规划建设框图;与此同时,市区中心的旧城改造已经起步。随着多个重点项目的建成投产和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完善,不远的将来,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北流,将是一个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社会文明、环境优美、城区人口达30万人的现代化城市。
近年来,北流市立足于建设中等城市这一目标,按照“拉开城市框架、扩大城市容量、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形象”的思路,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在城市规划布局、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城市风貌上突出日用陶瓷城、荔枝之乡、铜鼓名城的个性和历史文化内涵。目前,市区绿地率达28.83%,绿化覆盖率达33.1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8.39平方米,路灯亮灯率达98%。全市自来水普及率9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8.02%。1998年以来北流市连续三届摘取了广西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南珠杯”。北流正发展成为一座花园式的、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中等城市。
旅游北流旅游资源丰富。著名景点有:道教二十二洞天勾漏洞,以铸造了世界铜鼓王而闻名的汉代冶铜遗址铜石岭,桂东南第一峰大容山,一千多年前就已闻名的鬼门关。此外,还有万丈洒、
北流市天堂山、龙虎寨、伟人山、水月岩、圭江河、六洋水库、中国海相泥盆纪标准剖面等自然景观和景苏楼、大城殿、粤东会馆、德胜堂等人文景观,以及荔枝之乡的观光农业、生态家园的生态旅游等,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北流已被国家定为乙级开放旅游城市。市金荔酒店、精通大酒店、红云大酒店均为三星级以上涉外酒店。
勾漏洞风景名胜区位于北流市城区东面3公里处,占地面积204公顷,是全国道教“三十六洞天”的“二十二洞天”。岩洞全长1500米,勾、曲、穿、漏、奇景天成,洞内石柱、石笋以及各类天然奇特的钟乳石纵横交错,千姿百态。洞前亭台楼阁,雕梁画栋,绿树婆娑,曲径通幽,石壁上历代石刻琳琅满目,倍添艺术魅力。
铜石岭 位于北流市东郊10公里处,分大小两山,圭江自南而北饶过山前,山层变耸秀、巍峨壮观,石皆紫铜色,有的兀然独立,骨骼清奇;有的苍茫一片,气势雄浑。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奇峰怪石,丛立造型各异,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大容山森林公园 位于北流市北端23公里处,总面积2930公顷,平均海拔1000米,其中莲花顶海拔1275.6米,为桂东南第一高峰。大容山山势雄伟,森林茂密,是天然的亚热带植物王国,其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活化石—桫椤,花中皇后—金花茶等。园内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达8.3万个/m。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游大容山公园,住莲花山庄,吃山珍野菜,玩高篝火晚会。你将远离都市的烦恼,公园内冬暖夏凉,干湿适中,是避暑、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李明瑞、俞作豫纪念馆 位于城东北的田螺岭,该馆是纪念红七军、红八军首领李明瑞、俞作豫而建的。全馆占地3533平方米,建筑面积810平方米,落成于1985年2月1日,馆内陈列有介绍李、俞烈士光辉业绩的文字、实物、和自治区***以及红七、红八军老战士为该纪念馆的题词,该馆现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成殿又名孔圣殿,高18.7米,长15.77米,面积247.6平方米,为两层重檐歇山式宫殿建筑。顶上饰祥龙彩凤、飞禽走兽,红墙黄瓦,殿正同16扇镂空雕花鸟虫鱼图案,流丹滴翠,极其精工美丽。北流孔庙建筑设计精巧严密,体现了古代建筑艺术风格。 景苏楼 位于城区南门外河滨公园内,专为纪念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留迹北流而修建的,楼前有匾额“坡仙舣筏”。楼阁内有郁林州牧唐尔琨集联,东坡的手迹书画30多件。
伟人山位于北流市陵城镇甘村地段(玉容一级公路旁),有一座大石山,平地突起,酷似一位巨人仰卧朝天,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有头部、园顶、额面、鼻子、嘴巴、下巴、颈部、胸部、腹部突出,界线分明,右手平放、臂肢清晰、微弯的手掌紧贴腹部,视其面部,如安详熟睡的伟人。
圭江北流圭江,广西北流的母亲河。圭水秋波,就是北流八景之一。
北流圭江圭江,本名北流河,北流市最大的河流,全长121.6公里,有大大小小的支流十三条,流域集雨面积165平方公里,是北流的母亲河。
北流之名,源于其境内流淌的圭江河,圭江河之水不像万河之水皆向东流,它却逶迤著向北而去,北流也因一水向北而得名。古时的圭江河,河水丰盈,圭江河是当地主要的交通运输通道,河上船只来来往往,一派繁忙景象。改革开放,北流狠抓工业的发展,忽略了母亲河的保护,给母亲河造成严重的污染,严重污染圭江饮用水源,影响人民民众的身体健康。近年来,加强对圭江河的生态环境保护,从源头上解决圭江河水的污染问题,现在圭江河恢复了往日的清净。
北流市会仙河湿地公园北流市会仙河公园位于北流市区西南角,东接绿满地提子基地,南靠仙人山,西连和顺岭,北邻玉容一级公路。公园规划面积1800亩,内有水体400多亩,山体200多亩等。公园设计理念为:一河、两片、六区、一园。
“一河”是指南北走向的会仙河,沿河布置生态湿地景观节点。“两片”指东、西两个片区。东面为植物园区、公园服务区、休闲运动区,营造休闲空间环境为主;西面为北主出入口区、西次出入口和田园风光区。
“六区”指六个功能分区:出入口区、田园风光区、生态湿地景观区、植物园区、休闲运动区、公园服务区,共39个景观节点。公园中的湿地,是候鸟南迁的聚集地,是北流城区的绿肺,具有湿地水文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特殊的生态价值。
“一园”为规划建设总面积约170亩的梦之园。该园是全区首创的乡镇级园艺博览园,由公共区域及22个乡镇园组成,参照园艺博览园的模式,由各镇自行设计、自行筹款、自行建设,充分发掘和提炼北流各镇的自然、历史、建筑、民俗风情特色。整个公园建设,可保护古道名关——贵人关,突出体现“自然生态”特色,以传统中国园林风格为主,结合岭南建筑及园林特色,营造天然野趣、宁静闲定、纯朴田园的绰约风情。
特产 北流市北流市物产丰富,主要有大豆、黄红麻、甘蔗、木薯、鸭塘鱼、荔枝、桂圆、芭蕉、柑桔、橙、八角、芒竹制品等产品畅销自治区内外,远销港澳地区。1995年国家命名北流市为"中国荔枝之乡"。
鸭塘鱼 骨刺脆软,味鲜香浓,肉质肥嫩,无腥味,环保型,水质无污染而闻名的鱼塘,塘中由自然的十八个清泉长冒,塘内和泉水含有特殊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养出的鱼,品了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史载明清已成为进贡皇上的贡品。鸭塘鱼王,作为地方特产,建国以来曾经多次招待过二十多个国家旅游团体,以及党 *** 人和各层次的高级官员,知名人士,很多侨属出国探亲,访友,都把鸭塘鱼带给远方的亲人。
北流水泥 北流市丰富的质地优良的石灰岩为北流工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从二十世纪60年代开始,北流的水泥工业迅速发展。目前,全市拥有水泥企业28家,年设计水泥生产能力468.6万吨,实际建成投产能力315.2万吨,形成目前广西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之一。
荔枝 北流盛产的荔枝以果大,皮薄,肉厚,核小,甜香而闻名遐尔。1995年4月,北流市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荔枝之乡”
龙眼中国龙眼以福建、广东、广西栽培最多,其中广西玉林北流出产的龙眼最为著名。据说,中国龙眼正是由于广西出产的品种最优,才在种名前冠以广西简称“桂”字,称“桂圆”。据古书记载,桂圆树自西汉(前206年-公元8年)时就在中国南方种植,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北流龙眼盛产龙眼皮薄肉厚,果肉鲜嫩,色泽晶莹,浆汁饱满,甘甜如蜜。加工后的桂圆肉,色泽鲜丽,芬芳甜蜜,是色、香、味俱佳的名贵中药材和滋补珍品。
龙眼鲜食,味甜美爽口,且营养价值甚高,富含高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胺基酸和维生素,其中尤以含维生素p量多,对中老年人而言,有保护血管,防止血管硬化和脆性的作用。不久前,国外有人在研究龙眼时又发现其含有一种活性成分有抗衰老的作用。这与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龙本草经》中所言龙眼有轻身不老之说相吻合。故此有人认为龙眼是具有较好开发潜质的抗衰老食品。
龙眼晒干后又称为桂圆。除去外壳及核心,为龙眼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法定药物,其性味甘、温,归心脾经,功能补益心脾,养血宁神。主治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龙眼入药,如有名的古方《归脾汤》(济生方),即是以龙眼与白术、茯苓、黄芪、酸枣仁等组方,临床上治疗思虑过度、劳心伤脾、健忘。方中套用龙眼肉,即是以其味甘归脾而能益智的意思。
在炎夏与金秋燥热交替时节,不少更年期妇女及气血两虚的老年人,汗出不止,心闷意烦。此时即可用龙眼肉与西洋参各适量,水煎以代茶饮。民间尚有更为简便的嚼服龙眼肉的食法。对于临床上表现头晕眼花、记忆力明显减退、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的中老年妇女,可将龙眼肉加入少量党参蒸熟备用。每晚临睡前,取约20—25克,放入口中,细嚼慢咽,以少量温开水送服。此法坚持一段时间,方可逐渐显效,用者的精神状态可明显好转,原有头晕、心悸、失眠、健忘、出虚汗等症状可消失,面色红润,胃口改善。但此法对于证属阴虚火旺,临床表现心烦口苦,舌质偏红,苔黄等症状患者,以及外感风热时均忌服。另糖尿病患者对龙眼肉亦不宜多服,因其葡萄糖较高。
对于妇女产后、体虚乏力、贫血等,则可用龙眼肉加入当归、枸杞、红枣(去核)数颗,炖鸡。对于孕妇,尤其妊娠早期,则不宜服用龙眼肉,以防胎动、“见红”及早产等。
城市荣誉改革开放以来,北流历届党委、 ***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城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综合实力稳居广西十强县市前列,以陶瓷之乡、水泥之乡、建筑之乡、荔枝之乡和水稻高产之乡闻名遐迩。先后获得了全国农业百强、林业绿化百佳县市、全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科技、教育、文化、体育、普法先进县市、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基层项目示范市,全国生态家园建设示范市和广西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等荣誉,还连续三年入选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前四十名。
北流市近年来,北流市委、市 ***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为重点,以建设中等城市为目标,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先后获得全国农业百强县市、全国林业绿化百佳县市、全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中国西部百强县市(排第33位)、全国科技先进市、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计生工作先进市、全国普法先进县市、广西园林城市、广西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并连续三届获得广西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南珠杯”。
地图北流市位于广西东南部,南与广东高州、化州市、信宜市接壤。地处北回归线以南
在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和容县之间
地图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
1、画龙点睛
在梁朝,有位很出名的大画家叫张僧繇。一天,梁武帝要张僧繇在寺庙的墙上画四条金龙。张僧繇用三天的时间就画好了,并且画得非常像真龙。大家听说后,都去观看,发出阵阵赞叹声。
可是,当人们走近一看,却发现每条龙都没有眼睛。张僧繇说:“如果我给龙加上眼睛,它们就会飞走的。”
大家都不信,张僧繇没有办法,只好给两条龙画上了眼睛。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两条龙腾地一声飞上了天。
2、八仙斗花龙
传说,有一天八仙要到东海去游蓬莱岛。本来,腾云驾雾,一眨眼就可到,可是吕纯阳偏偏别出心裁,提出要乘船过海,观赏海景。
他拿来铁拐李的拐杖,往海里一抛,喝声"变″,顿时变成一艘宽敞、漂亮的大龙船,八位大仙坐船观景,喝酒斗歌,好不热闹。不料,因此惹出一场麻烦来。
原来,龙宫里有条花鳞恶龙,是龙王的第七个儿子,称为“花龙太子”。这天,他闲得没事,在水晶宫外游荡,忽闻海面上有仙乐之声,便循声寻去,猛见一条雕花龙船,内坐八位奇形怪状的大仙,其中有个妙龄女郎,桃脸杏腮,楚楚动人花龙太子见此仙姿,魂魄俱消。
早忘了师傅南极仙翁的忠告,忘了龙王母的训导,想入非非,似魔似痴的迷上何仙姑了。八仙在海上寻欢作乐,怎会想到花龙太子半路挡道。平静的海面突然掀起一个浪头,将雕花龙船打翻了。
张果老眼尖,翻身爬上毛驴背;曹国舅心细,脚踏巧板浪里漂;韩湘子放下仙笛当坐骑;汉锺离打开蒲扇蛰脚底;蓝采和攀住了花篮边;铁拐李失了拐杖,幸亏抱着个葫芦;只有吕纯阳,毫无戒备,弄了个浑身湿透。
这时,汉锺离慌忙检点人数。点过来,点过去,只有七位大仙。男的俱在,独缺一个何仙姑。奇怪,这何仙姑到哪里去了呢?
汉锺离掐指一算,大吃一惊,原来是花龙太子拦路抢亲,把何仙姑抢到龙宫里去了。这一回,大仙们可大动肝火了。个个咬牙切齿,杀气腾腾,直奔龙宫。
花龙太子知道七仙不会善罢干休,早在半路上伺候着。他见大仙们来势凶猛,慌忙挥舞珍珠鳌鱼旗,催动虾兵蟹将,掀起漫海大潮,向七仙淹来。
汉钟离挺着大肚子,飘飘然降落潮头,轻轻煽动蒲扇。只听“呜…忽…”一声,一阵狂风把万丈高的和虾兵蟹将都煽到九霄云外去了。
吓得四大天王连忙关了南天门。花龙太子见汉锺离破了它的阵势,忙把脸一抹,喝声“变”。海里突然窜出一倏巨鲸,张开闸门似的大口来吞汉锺离。
汉锺离急忙煽动蒲扇,不料那巨鲸毫无惧色,嘴巴越张越大。这下,汉锺离可慌了神了。正在危急中,忽然传来韩湘子的仙笛声。
那笛声悠扬悦耳,鲸鱼听了,斗志全无,竟朝韩湘子歌舞参拜起来,渐渐浑身酥软,瘫成一团。吕纯阳挥剑来斩鲸鱼,谁知一剑劈下去火星四溅,锋利的宝剑斩出个缺口。
仔细一着,眼前哪儿有什么鲸鱼,分明是块大礁石。吕纯阳恼得火冒头顶,铁拐李却在一旁笑谜谜说:“莫恼!莫恼!待我来收拾它!”
只见铁拐李向海中一招手,它的那根拐杖"唰"地窜出海面。铁拐李拿在手中,一杖打下去,不料打在一堆软肉里。原来,海礁已变成一只大章鱼,拐杖被章鱼的手脚缠住了。
要不是蓝采和的花篮罩下来,铁拐李早被章鱼吸到肚皮里去了。原来这巨鲸和章鱼都是花龙太子变的。这时,他见花篮当头罩来,慌忙化作一条海蛇,向东逃窜。张果老拍手叫驴,撒蹄追赶。
眼着就要追上,不料毛驴被蟹精咬住脚蹄,一声狂叫把张果老抛下驴背。幸亏曹国舅眼明手快,救起张果老,打死了蟹精。?
花龙太子输红了眼,现出本相,闪耀着五颜六色的龙鳞,摆动着七枝八权的龙角,张舞着尖利的龙爪,向大仙们猛扑过来。七位大仙各显法宝,一齐围攻花龙太子。花龙斗不过七仙,只得向龙王求救。
龙王听了,把花龙太子痛骂了一顿,连忙送出何仙姑,好话讲了一百零五斗,八仙还是不肯罢休。龙王没办法只好请来南海观音大士讲和,一场风波总算平息。
八仙再也没有兴趣去游蓬莱岛了。大家都怪吕纯阳节外生枝,才寻来一场懊恼。吕纯阳笑着说:“这要怪何仙姑,谁叫她是个女的,又生得这么漂亮!”
3、叶公好龙
春秋的时候,楚国叶县有一个名叫沈储梁的县令,大家都叫他叶公。叶公非常喜欢有关龙的东西,不管是装饰品、梁柱、门窗、碗盘、衣服,上面都有龙的图案。
连他家里的墙壁上也画着一条好大好大的龙,大家走进叶公的家还以为走进了龙宫,到处都可以看到龙的图案!“我最喜欢的就是龙!”叶公得意地对大家说。
有一天,叶公喜欢龙的事被天上真的龙知道了,真龙说:“难得有人这么喜欢龙,我得去他家里拜访拜访呀!”真龙就从天上飞来叶公的家,把头伸进窗户中大喊说:“叶公在家吗?”
叶公一看到真正的龙,吓得大叫:“哇!怪物呀!”真龙觉得很奇怪,说:“你怎么说我是怪物呢?我是你最喜欢的龙呀!”叶公害怕的直发抖。
说:“我喜欢的是像龙的假龙,不是真的龙呀,救命呀。”叶公话没说完,就连忙往外逃走了!留下真龙一脸懊恼地说:“哼,叶公说喜欢龙这件事是假的,他根本是怕龙嘛!害我还飞来拜访他!”
4、龙女拜观音
在观音菩萨身边,有一对童男童女,男的叫善财,女的叫龙女。龙女原是东海龙王的小女儿,生得眉清目秀,聪明伶俐,深得龙王的宠爱。一天,她听说人间玩鱼灯。
异常热闹,就吵着要去观看。龙王捋捋龙须摇摇头说:“那里地荒人杂,可不是你龙公主去的地方啊!”龙女又是撒娇又是装哭,龙王就是不依。龙女嘟起小嘴巴。
心里想到:你不让我去,我偏要去!好不容易挨到三更天,便悄悄溜出水晶宫,变成了一个十分好看的渔家少女,踏着蒙陇月色,来到闹鱼灯的地方。这是一个小渔镇,街上的鱼灯多极啦!
有黄鱼灯、鳌角灯、章鱼灯、墨鱼灯、鲨鱼灯,还有龙虾灯、海蟹灯、扇贝灯、海螺灯、珊瑚灯……龙女东瞧瞧、西望望,越看越高兴,有时竟忘情地往人群里挤。
不一会来到十字路口,这里更有趣哩!鱼灯叠鱼灯,灯山接灯山,五颜六色,光华璀璨。龙女似痴似呆地站在一座灯山前,看得出了神。
谁知这时候从阁楼上泼下半杯冷茶来,不偏不倚正泼在龙女头上。龙女猛吃一惊,叫苦不已。原来变成少女的龙女,碰不得半滴水,一碰到水,就再也保不住少女模样了。
龙女焦急万分,怕在大街上现出龙形,招来风雨冲塌灯会,于是不顾一切地挤出人群,狠命地向海边奔去。刚刚跑到海滩,突然“忽喇喇”一声,龙女变成一条很大很大的鱼。
躺在海滩上动弹不得。正巧,海滩上来了一瘦一胖的两个捕鱼小子,看到这条金灿灿大鱼,一下子愣住了。“这是什么鱼呀!怎么会搁在沙滩上呢?”
胖小子胆子小,站得远远的说:“从来没有看过这种鱼,怕是不吉利,快走吧!”瘦小子胆子大,不肯离去,边拨弄着鱼边说:“不管它是什么鱼,扛到街上去卖,准能赚笔外快来用用?”
两人嘀咕了一阵,然后扛着鱼,上街叫卖去了。那天晚上,观音菩萨正在紫竹林木里坐,早将刚才发生的事情看得一清二楚,不觉动了慈悲之心。
对站在身后的善财童子说:“你快到渔镇去,将一条大鱼买下来,送到海里放生。”善财稽首道:“菩萨哎,弟子哪有银两去买鱼呀?”观音菩萨笑着说:“你从香炉里抓一把去就是了。”
善财点头称是,急忙到观音院抓了一把香灰,踏着一朵莲花,飞也似地直奔渔镇。这时,两个小子已将鱼扛到大街,一下子被观鱼灯的人围住了。
称奇的、赞叹的人问价的,矶矶喳喳,议论村纷,可是谁也不敢贸然买这么一条大鱼。有个白胡子老头说:“小子,这条鱼太大了,你们把它斩开来零卖吧?”
胖小子一想,觉得老头说得有理,于是向人借来一把肉斧,举起来就要斩鱼。突然,一个小孩子叫开了:“快看呀?大鱼流眼泪了。”胖小子停斧一看,大鱼果然流着两串晶莹的眼泪。
吓得丢掉肉斧就往人群外面钻。瘦小子怕外快泡汤,赶紧拾起肉斧要斩,却被一个气喘吁吁赶来的小沙弥阻止住了:“莫斩!莫斩!这条鱼我买下了。”
众人一看,十分诧异:“小沙弥怎么买鱼来了?”那个老头停了一声,翘着山羊胡子说:“和尚买鱼,怕是要开荤还俗了吧?”
小沙弥见众人冷语讥笑,不觉脸红了,赶紧说:“我买这条鱼是去放生的!”说着,掏出一撮碎银,递给瘦小子,并要他们将鱼扛到海边。
瘦小子暗自高兴:“外快赚进了!扛到海边,说不定等小沙弥一走,依旧能把这条大鱼扛回来呢!”他招呼胖小子扛起大鱼,跟着小沙弥向海边走去。
三人来到海边,小沙弥叫他们将大鱼放到海里。那鱼碰到海水,立即打了一个水花,游出老远老远,然后掉转身来,同小沙弥点了点头,倏忽不见了。
瘦小子见鱼游走了,这才断了再捞外快的念头,摸出碎银,要分给胖小子。不料摊开手心一看,碎银变作了一把香灰,被一阵风吹得无影无踪。转眼再找小沙弥,也不知去向了。
再说东海龙宫里,自从不见了小公主,宫里宫外乱成一窝蜂。龙王气得龙须直翘,海龟丞相急得头颈伸出老长,守门官蟹将军吓得乱吐白沫,玉虾宫女怕得跪在地上打颤。
一直闹到天亮,龙女回到水晶宫,大家才松了口气。龙王瞪起眼睛,怒气冲冲地呵斥道:“你胆敢犯宫规,私自外出!说!到哪里去了?”
龙女一看龙王动了怒,知道撒娇也没有用了,便照实说:“父王,女儿观鱼灯去了,要不是观音菩萨派善财童子来救我,女儿差点没命!”
接着将自己的遭遇讲了一遍。龙王听了,脸上黯然失色。他怕观音将此事讲了出去,让玉皇大帝知道了,自己就得落下罪名。他越想越气龙女,一怒之下,竟将她逐出水晶宫。
龙女伤心极了,茫茫东海,到哪里去安身呢?第二天,她哭哭啼啼来到莲花洋。哭声传到紫竹林,观音菩萨一听就知道是龙女来了,她吩咐善财去接龙女上来。
善财蹦蹦跳跳来到龙女面前,笑着问道:“龙女妹妹,你还记得我这个小沙弥吗?”龙女连忙揩掉眼泪,红着脸说:“你是善财哥哥呀?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呢!”
说着就要叩拜。善财一把拉住了她:“走,观音菩萨叫我来接你呢!”善财和龙女手拉手走进紫竹林。龙女一见观音菩萨端坐在莲台上,俯身便拜。
观音菩萨很喜欢龙女。让她和善财像兄妹一样住在潮音洞附近的一个岩洞里,这个岩洞后来称为“善财龙女洞”。
可是龙王反悔了,常常叫龙女回去。龙女依恋着普陀山的风光,再也不愿回到禁锢它的水晶宫去了。从此,龙女就跟了观音菩萨。
5、蛮龙归正
据说,大禹治水有三样法宝:一是伏羲给他的河图、玉简;二是天上的应龙,用尾巴划地,给他指引方向,大禹沿着应龙划尾的线路,领着民工开凿河道,疏导洪水。
三是大乌龟,把息石和息壤投到低洼的地方。有一天,一条全身乌黑的龙,在坝边的洪水里翻身打滚,兴风作浪,还把大禹他们辛辛苦筑起来的大坝弄倒了。
应龙告诉禹王,这是一条蛮七蛮八的蛮龙,邪气太重,归不了正的。于是乌龟带着大禹上了一座高山,看见那条全身乌黑的巨龙,头上长着一对雪白耀眼的龙角。
正在嬉戏翻腾,不时掀起冲天的浪。大禹指挥它,它全然不理。大禹于是取出一块小小的五彩息石,放在乌龟的尾尖,那息石立即成为一块斗大的巨石。乌龟只把尾巴轻轻一挥。
天空就划出一道朦胧虹样的弧线,五彩息石不偏不倚地落在乌龙脑门顶上的两只龙角之间。乌龙哈哈大笑说:"这块小小的花石头,奈何我不得。可那五彩息石,无时无刻不在膨胀变大。
不一会,便把蛮龙的两面三刀只龙角撑紧了,疼得它直摇头。五彩息石一直不断生长,最后终于把蛮龙制服了。从此,蛮龙成了大禹一个得力助手,听候大禹调遣。
一、小年的故事
1、从前,有一个皇帝,嘴馋极了,走到哪儿,吃到哪儿,只要没吃过的都要尝尝。这一天,他闲逛到村子里,遇见了一个漂亮姑娘。姑娘提着个篮子。装的什么呀?皇帝好奇地问。
2、姑娘打开篮子,哇,好大的枣糕呀!皇帝吃过很多好东西,可就没吃过枣糕。他对姑娘说:“给我吃点儿吧,我是皇帝!”
3、姑娘微微一笑,把篮子递了过去。皇帝狼吞虎咽,三口五口就把枣糕吃光了。吃完后打了个嗝儿,啊呃,真好吃!接着,皇帝打起了坏主意。我要把这姑娘带回皇宫,让她天天给我做枣糕吃!他对姑娘说,你马上再给我做七七四十九块枣糕。做不出来,我就把你带走!姑娘听了,不慌不忙地说,好!
4、她拔下头上的金簪,冲着篮子一划。咦?热气腾腾,不多不少,正好七七四十九块枣糕。太神奇了!皇帝还没明白过来。他见难不住姑娘,就耍赖让姑娘喂他吃。姑娘转过脸去不搭理他!皇帝生气了,非要把姑娘带走。他伸手一抓······
5、姑娘伸出手,一巴掌把皇帝打上了灶台,皇帝一下子贴到了墙头上。这下坏了,皇帝想下来,可怎么也下不来。这一天,刚好是农历的腊月二十三。谁让你嘴馋!这回啊,别人坐着你站着,别人吃着你看着吧!说完,姑娘驾起彩云飞上天去。贪吃的皇帝从此成了灶王爷。
6、从此以后,灶王爷就天天站在灶台边,看人家吃饭。时间长了,人们觉得灶王爷怪可怜的——毕竟爱吃好东西也没什么错啊。于是,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大家就给灶王爷摆上好吃的,这叫做祭灶。
7、到了这一天,孩子们最高兴了,他们跟灶王爷一起吃枣糕、柿饼、核桃、糖饼、还有糖瓜。据说,过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就要上天去跟玉皇大帝说说这一年来人间发生的事。他吃了糖瓜嘴巴甜,见了玉皇大帝,就只说人们的好话。
二、元宵的故事:
1、在古代,有一只来自神界的天鹅闯入人间,却被人类的猎手误杀了。闻听此讯,天界最高的神玉皇大帝发誓为这只天鹅报仇,于是他开始制定计划,准备派出一支天兵天将的队伍,于农历正月十五来到人间,火烧所有的人和动物。
2、但是其他神仙并不赞同这一暴虐的计划,于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提醒凡间的人们。结果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前后,人间每一个家庭都在自家门起灯笼,并燃放烟花爆竹,这给天兵天将造成各家各户起火燃烧的假象。天兵天将们以为人们都已经被天火烧死了,于是就回天庭复命。通过这种方式,人类成功骗过了玉皇大帝,也因此逃过灭绝的危险。
三、春节的故事:
1、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2、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3、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4、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5、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6、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7、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
8、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9、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四、端午的故事:
1、很久以前,上虞古舜江西岸的凤凰山下有个小渔村。村里有个姓曹的渔夫。渔夫有个女儿叫曹娥。? 一年春夏之间,两岸连续大雨,舜江洪水暴涨。曹娥她爸怕错过渔汛,他不顾曹娥反对出江去捕鱼。?
2、父亲去了,曹娥在家不放心。她一次次跑到江堤上去望。后来,曹娥沿江向上、下游找寻还没见到父亲。太阳快落山了,曹娥从她父亲的伙伴口中得知:他们一起在张网,突然一个大浪,把她父亲的小船推进漩涡,让水冲走了。曹娥一听吓出了魂灵,大叫一声“父亲、父亲”,拔脚朝下游追去。?
3、她在江边来回哭叫。第八天,曹娥望着江水,看见她爹在跟水搏击。曹娥纵身向江水扑去。又过了三天,江面风平浪静,人们却在下游十多里的江面上,看到一股江水在盘旋,隐隐约约好像有人在游动。人们赶过去,发现正是曹娥和她的父亲。曹娥虽然死了,但她却能找回父亲的尸首,把他负到江堤边,人们都说这是她的孝心感动天。?
4、据说波涛汹涌的曹娥江水在流经曹娥庙时总是平静的。当地百姓认为,那是因为江水自觉愧对孝女曹娥。曹娥的孝心感动了天,更感动了四周的乡亲,他们好生安葬了曹娥父女,又在曹娥跳水救爹的江边造了庙,塑了她的像,尊她为“孝女娘娘”,还把渔村叫做曹娥村,把这条江改名曹娥江。每逢曹娥救父这一日,曹娥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各省各府都有来拜曹娥孝女娘娘的,许多人题词送匾赞扬曹娥的孝行。?
5、据说,曹娥投江的那一天正是五月初五,因此,很多人将端午节视作怀念孝女曹娥的日子。
五、腊八节的故事:
1、相传老两口过日子,吃苦耐劳,持家节俭,省下一笔大家业,可是宝贝儿子却不争气,娶个媳妇也不贤惠,很快就败了家业,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小俩口冻饿交加,幸好有村人、邻居接济,煮了一锅大米、面块、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杂合粥。意思是:吃顿杂合粥,教训记心头。
2、这顿粥让小两口改掉了恶习,走上正道,靠勤恳的劳动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来。民间流行腊八吃粥的风俗,就是人们为了以此教训警告后人而相沿的。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3、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4、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