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理议论文 有关石狮的资源 人口 环境 1000字左右

2.福州晋安 弘扬寿山石文化 构建海峡西岸特色产业基地

3.种植攀援植物和滨水植物种植需要注意的哪四点?

4.大家帮忙~~我要看福州古名人的资料

5.求旅游类论文参考文献

福州旅游点评,福州旅游攻略必去十大景点论文

我国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水平大大提高,中国经济发展的投资也趋向于城市建设和发展领域,这给我国的城市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然而,国家和地方财政对城市建设的投资非常有限,城市发展资金主要靠各城市独立解决,所以不少城市都把发展提到了新的高度。

根据国内外多年的实践证明,在城市建设中,规划是龙头,规划必须先行。在城市发展中道理也是一样的。因此,城市发展的规划方略研究,十分重要。城市规划走向发展性的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本身就可以创造价值,城市规划本身就是城市经营。一个好的建设规划、小区规划就可以创造上亿的价值,上海文化佳苑就是一例。一个好的城市总体规划创造的价值更是不可估量,周庄、平遥的规划最有说服力。

概括起来,城市发展的规划方略,主要有如下方面: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长远考虑城市发展;优化城市环境,以环境美提升城市资产价值;基础设施区域共用,节约投资并增加效益;规划先行,搞好城市发展性规划。这些问题是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建设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也是城市发展急待解决的问题。

那么,各城市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地面对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和难题,以推动城市的建设健康顺利发展?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上海同济联合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所所长、中国城市研究专家李秉毅,请其主要就“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长远考虑城市发展”的城市规划方略发表看法。

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何在?

记者先就我国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请教了李教授。

李秉毅介绍说,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主要有4个方面:历史研究——历史文化价值、科学研究——科学价值、发展旅游——经济价值及可持续发展。我们首先从历史研究着眼,来看待城市文化价值。

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城市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研究城市、人类发展历史,借古明今,有利于促进城市发展。

在历史科学研究进程中人们发现,历史古城、建筑、构筑物(如中国的赵州桥、都江堰,埃及的金字塔)等有很深奥的科学道理,有的甚至是现在人们还不清楚的科学理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保护凝聚了3000多年历史文化的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对科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李秉毅说,正是这些人类前进中创造的城市文化遗产,为我们的城市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发展城市旅游业,用经济价值去直观地表现城市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利于更好地发展城市。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而迷人,它吸引着无数的中国人,更让外国人向往,这些都是发展城市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也是人们游憩、观光、获得美的享受的重要场所。小小的周庄(小镇),年旅游收入达2亿元,增长率也是惊人的。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旅游业所带来的收益不断提高,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不断增长。我国城市历史文化旅游的潜力很大。我国张掖市比日本的高山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得多、有价值得多,然而,我国张掖市的旅游收入占国内生产值的比例却比日本的高山市低得多,张掖市不到10%,而日本的高山市在70%以上。

总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有重要的意义。国家每年拿出2000万元用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遭受地震时,国际上给了相当数量的捐助。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经营的长远战略

全球《21世纪议程》指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功在千秋,造福子孙后代。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初做平遥、周庄规划时,做了保护古城镇开辟新区的规划,并呕心沥血地奔走说服,保下了平遥古城、周庄古镇,使平遥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周庄也有望登录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阮仪三教授当然是保护文化遗产的大功臣。同时,当时接纳保护意见的决策者也是功臣。

李秉毅介绍说,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很丰富、很有价值。遗憾的是在经济开发中遭到了建设性的破坏。70年代的太谷等城,历史价值根本不亚于平遥,现在却荡然无存。福州的“三坊七巷”在旧城改造中给“改”掉了。这些十分令人伤心。专家们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在城市开发中对历史文化的建设性破坏超过了“破四旧”、“文革”。西部是古“丝绸之路”,有丰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西部开发中,在城市经营中,一定要吸取经验教训,有意识地、特别重视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华夏文化,造福子孙后代。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提升城市资产价值

李秉毅表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毫无疑问是城市的雄厚的发展资产。历史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是旅游资产。因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可以提升城市资产价值。平遥古城、周庄古镇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得好,旅游发展得好,城市资产价值提升得多;杭州市历史文化遗产规划得好,房地产价提升得多。

那么,究竟哪些城市文化遗产应列被保护和发展利用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中呢?

李秉毅介绍说,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主要包括4个方面:文物古迹的保护、历史地段的保护、古城风貌特色的保护与延续、历史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首先是对物古迹的保护。文物古迹包括类别众多、零星分布的古建筑、古园林、历史遗迹、遗址、杰出人物的纪念地,还包括古木、古桥等历史构筑物。

其次是对历史地段的保护。历史地段包括文物古迹地段、历史街区。文物古迹地段指由文物古迹(包括遗迹)集中的地区及其周围的环境组成的地段。历史街区指保存有一定数量,一定规模的历史建构物且风貌相对完整的生活地区,该地区的整体反映某一历史时代的风貌特色,具有较高的价值。

古城风貌特色的保护与延续。古城风貌特色的保护与延续包括古城空间格局、古城自然环境、城市建筑风格三部分。

古城空间格局包括古城的平面布局、方位轴线、道路骨架、河网水系等。它们能反映城市的文化景观、规划布局思想、历史发展、社会文化模式;古城自然环境包括城市及其郊区的重要地形、地貌、原野、与重要历史有关的山、水、花、木、原野特征。城市的自然环境与城市的景观、文化、生态紧密相联;古城建筑风格包括建筑的式样、高度、体量、材料、平面布局、与周围建筑的关系等。建筑风格影响城市风貌特色。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与原则

当谈到部分城市在各自的建设发展中对城市历史文化建筑遗产的保护情况时李秉毅表示,实践证明,各城市在各自的建设发展中大多都注意并保护和有效利用了历史文化遗产。但也有个别城市做得不尽如人意。原因多为这些城市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与原则不太了解。

李秉毅介绍说,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与原则主要有9个方面:

原封不动的保存(冻结保存):原封不动的保存,保持历史文化的原真性。这是联合国提倡的标准。一般对文物古迹应原封不动的保存;

整旧如故——谨慎修复:对于残缺的建筑(古遗迹)修复应“整旧如故,以存其真”。《威尼斯宪章》提出了世界各国公认的两个修复原则:修复和补缺的部分必须跟原有部分形成整体,保持景观上的和谐一致,有助于恢复而不能降低它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信息价值;

增添部分必须与有部分有所区别,使人能辨别历史和当代增添物,以保持文物建筑的历史性。此外,加固、维护应尽可能地少,即必要性原则;

慎重重建:一些十分重要的历史建筑物因故被毁。由于它们是地方重要的特征、象征,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必要重建。重建有纪念意义。但是,重建必须慎重,必须经专家论证,因为重建必然失去了历史的真实性,又耗资巨大,还破坏了遗迹。在更多情况下保存残迹更有价值;

利用以不损坏遗产为前提。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以不损坏遗产为前提,以续继原有使用方式为最佳,也可以为博物馆,作为参观旅游景点要慎重,防止被破坏;

保持历史街区和古城的格局特征。重点保护好历史街区和古城的平面布局、方位轴线、道路骨架、河网水系等;

保护特色建筑风格:保护特色建筑风格,包括建筑的式样、高度、体量、材料、颜色、平面布局、与周围建筑的关系等。控制适当的建筑尺度——高度、体量非常重要,切记今古不同,不要求高、求大;

保护历史环境:事物与其存在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不可以脱离环境而存在。历史文化遗产环境的意义更重要,重要的、特色的、与重要历史有关的地形、地貌、原野、水体、花木及其特征都要保护;

拿不准的古镇、古村、古街、古建筑应暂不拆除。许多偏远的地方,尤其是山区农村,古镇、古村、古街、古建筑,虽然不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却也是历史文化遗产,有相当高的价值。当地人不知道,有没有财力和机会请专家鉴定。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暂不拆除,以免造成遗憾,待专家论证后在根据情况处理。

做好历史文化古城和历史文化地段保护规划。规划是龙头,保护必须以规划为前提,规划必须先行。有了规划,按规划进行保护。

地理议论文 有关石狮的资源 人口 环境 1000字左右

在写作旅游 文化 论文前,我们首先要确定的就是论文的题目,一个好的题目对于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旅游论文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旅游文化 毕业 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旅游文化毕业论文题目(一)

 1. 河北省智慧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 城乡旅游互动发展长效机制模型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3. 旅游景区不文明行为约束机制研究

 4. 旅游需求波动、风险管理与非线性减贫效应研究

 5. 河北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6. 促进辽宁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及对策建议

 7. 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遗产旅游合作研究--以中国和中亚五国为例

 8. 我国旅游业供给侧改革分析

 9. 森林旅游区乡村旅游对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基于乌鲁木齐南山林区方家庄的实证分析

 10. 基于模型构建的常州休闲旅游发展的诊断研究--以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

 11. 日本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对我国的启示

 12. 环洞庭湖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与 措施

 13. 基于游客感知的海南旅游网络舆情危机管理与形象修复研究

 14. 石林县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

 15. 长治市创意旅游农业发展探索

 16.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集聚及其竞争力提升的策略

 17. 高校教师旅游动机与旅游消费行为分析--以江苏和安徽两省部分高校为例

 18. 产业融合视角下黟县乡村旅游创新发展路径

 19. 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以黄冈市旅游产业为例

 20. 新三农视角下的乡村游和乡风文明建设探讨--以北川羌族自治县为例

旅游文化毕业论文题目(二)

 1、试述旅游消费在旅游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

 2、论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3、试述旅游经济运动的主要矛盾和内在动力

 4、试述现代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5、论旅游经济与文化的密切联系

 6、论旅游经济对社会的作用与影响

 7、论旅游经济对生态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8、试论目前我国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9、试述旅游需求规律的内容和作用

 10、试论旅游供求矛盾的制度调节

 11、试论旅游市场的竞争与合作机制

 12、试论旅游市场竞争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13、试论如何测算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14、试述提高我国旅游经济效益的意义和主要途径

 15、试析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区域差异

 16、试述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

 17、试论世界各国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18、试论我国旅游创新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19、试述目前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0、试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意义

旅游文化毕业论文题目(三)

 1. 旅游产业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

 2. 旅游活动地理投影下城市旅游空间优化的策略

 3. 浅谈旅游电子商务

 4. 利用现代电子技术提高对民居客栈的研究

 5. 建设旅游强省背景下的湖南旅游演艺品牌发展对策

 6. 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发展研究综述

 7. 体验经济视角下福州地区旅游消费创意开发研究

 8. ?全域旅游?目的地内部营销中的政府角色创新探析

 9. 分析黑龙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

 10.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多元化评价的保障体系建设

 11. 导游服务质量的提升与管理剖析

 12. ?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公共服务的新要求

 13. 基于低碳视角的西藏旅游可持续发展分析

 14. 谈低碳旅游与景区酒店管理服务

 15. 电子商务环境下广西龙门水都文化生态旅游景区的网络营销策略分析

 16. 乡村家庭旅游业经营状况对居民地方感的影响--以四川彭州九峰村为例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路径研究--以重庆市黔江区为例

 18. 探讨乐山市发展医疗旅游的障碍分析和应对策略

 19. 遵义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20. 电子商务背景下旅游 市场营销 策略分析

猜你喜欢:

1. 旅游文化方面的论文

2. 旅游文化毕业论文题目

3. 旅游文化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4. 旅游文化论文题目

5. 2017年旅游管理论文题目汇总

福州晋安 弘扬寿山石文化 构建海峡西岸特色产业基地

地理环境

石狮市位于台湾海峡西岸闽东南沿海突出部,自古以来就是商品经济活跃地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泉州湾的起点之一。东距台中港134海里,南至厦门特区97公里。

石狮发祥地——凤里纯朴、轩昂的古狮

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域

距今1300多年前的隋唐年间,当地凤里庵有一尊石狮,颇具灵气,乡民商贾以之问路,名闻遐迩,石狮亦由此得名。宋、元至明清年间,石狮已成为闽南沿海商贸集散地。1949年9月2日,石狮解放,属晋江县管辖;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石狮升格为省辖县级市,辖石狮、蚶江、祥芝、永宁四镇。1988年,石狮市人民政府正式挂牌办公。现下辖凤里、湖滨2个街道办事处及灵秀、宝盖、蚶江、祥芝、永宁5个镇。

面积与人口

石狮总面积159.59平方公里,市区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7平方公里,总人口44. 2万人,其中本地人口29. 2万人,外来常住人口15万之多。

自然条件

石狮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摄氏20度左右;年平均降雨量在911- 1233毫米之间;矿产以优质海砂和优质花岗岩为主。海岸线67公里,长而曲折,拥有石湖、祥芝、梅林3个天然良港。石湖港与台湾鹿港对渡传为史话。祥芝港为我国6大渔港之一,梅林港是省定台轮停靠点和对台贸易实验点。迄今这3个港口已正式立项,批准建成五千吨至万吨级多功能综合码头。

主要特点及优势

综合改革试验区。石狮建市以后,省委、省政府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和福建省军民共建文明城试验点,赋与石狮享受地级市经济管理权限和扩大对外开放的16条优惠政策。最近又批准在石狮永宁设立对台贸易试验点。同时,石狮大抓投资、价格、金融、土地开发和财税等体制的改革,鼓励国有、集体、个体、外资等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并引导他们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

著名侨乡。石狮是福建省著名侨乡和台胞祖藉地之一。全市旅外华侨和港澳同胞近30万人,祖藉石狮的台湾同胞有30多万人。全市累计批准成立的三资企业从建市前17家发展到1097家,投资总额17亿美元,其中利用外资达14.6 亿美元。

“民营经济”为主。非国有经济约占80%,市政府紧紧把握“民办”这个显著特点,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建设一个新城市,使石狮成为全民改革、全民开放、全民置业、全民办教育、办科技、办文化、办精神文明、全民办一切事业的“中国民办小特区”。

市场发育较早。石狮是我国著名的服装城和小商品集散地,以服装为主的国产小洋货价廉物美,远销国内外,每天吸引数万名客商,全市共有18条商业街、8座商业城、17000多个大小店铺,并按“商品专业化、产品档次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系列化”的要求,建设大市场、大流通和大网络。

基础设施超前。作为一个新兴的城市,石狮抓住规划这个龙头,认真搞好城市总体规划和社会经济规划,基础设施超前发展。先后建成22万伏输变电站、日供水20万吨自来水厂、10.5万门程控电话和遍布全市的标准水泥道路,总投资逾10亿元。近期开通的泉州青阳机场、福厦高速公路离我市仅5公里,与我市的2 个万吨码头相呼应,形成了海空立体的交通网络。

风景独特。石狮是“购物天堂”,又是旅游观光的绝妙去处。

由于三面临海,海滨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海沙优质,海湾水天一色,海岛风光旖旎,海蚀地貌千姿,构成一幅幅绚丽壮观的天然海滨美景,已开发的有闽南黄金海岸度假村、伍鸿海滨风景区等。

石狮历史悠久,人文会翠,名山胜景,文物众多,著名的有宝盖山风景古迹区、金钗山风景古迹区、灵秀山风景古迹区、永宁城隍庙、镇海古迹旅游区等。著名的姑嫂塔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从塔上四周了望,襟东海(台湾海峡)、挹金紫(紫帽山)。全市的主要旅游机构有石狮中旅社、石狮旅行社,开展各种国内外旅游业务。三星级酒店有2家,还有中高档星级酒店10多家,歌舞厅、夜总会等场所100多处,度假村、游乐园、海滨浴场50多个,相互配套,流光溢彩,使人乐而忘返。目前,旅游业已成为石狮经济发展的又一大增长点,仅1994年,全市就接待旅客130万人次,其中国外旅客7万多人次。

开拓意识较强。石狮人素有较强的开放意识、商品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 爱拼才会嬴”是石狮人的品格。市场竞争使石狮群狮起舞,积极性、创造性不断迸发,处处充满活力和生机。

石狮是一座富有魅力的年轻城市,位于福建东南沿海,地处文化历史名城泉州与经济特区厦门之间,与台湾隔海相望,市域三面临海,海岸线长67.7公里,全市面积160平方公里。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市,现辖7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30万,外来流动人口40万。建市以来,石狮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好机遇、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新机制,充分发挥爱拼敢赢的人文精神,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00.5亿元、财政总收入1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9.42亿元,分别比增15.2%、21.2%和25%,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居全省第一。2007年1—10月份,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88.8亿元、财政总收入18.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9.9亿元,分别比增15.6%、21.4%和19.3%。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22位,保持全省十强县(市)第2位。

全市总人口303120人(2003年末),其中非农业人口100934人。以汉族为主,还有回族、满族、畲族等少数民族,通闽南方言。

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石狮以服装闻名于世,是中国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和集散地,经过20多年精心培育,已形成了一条以服装加工生产为核心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涵盖纺织、漂染、成衣加工、辅料、市场营销等各个领域,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全市拥有3000多家服装及配套行业企业,以服装为主的注册商标达2000多个;以石狮为中心,连接晋江、泉州等周边地区而形成的福建服装板块,共有纺织服装企业1万多家,年产值达500亿元,是我国乃至世界重要服装板块。石狮服装50%出口,许多国际知名服装品牌,如鳄鱼、啄木鸟、周织、卡丹奴等都在石狮进行原料采购、定单生产。石狮已成为全球性服装加工贸易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成为中国五大服装跨国采购基地之一。于2003年动工兴建、总投资15亿元的国际性服装物流配送中心、亚洲最大的服装专业市场——石狮服装城,2005年开业至今,已迅速跻身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和中国十大创新市场。以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暨休闲服装博览会为平台,以石狮服装城为中心,连接鸳鸯池布料市场(全国四大布料市场之一)、塔前服装辅料市场、洋下服装辅料面料综合市场及塔前服装机械市场,构成了石狮独具特色的纺织服装商贸区。近年来,随着一批大型纺织服装上游项目相继进驻石狮,如总投资22.38亿元的 PTA、总投资12亿元的协盛协丰5万碇纺织等项目,进一步加快了石狮纺织服装产业优化升级。

工贸旅游港口城市。石狮工业已形成以纺织服装为主导,以五金机械、印刷包装、鞋业鞋材、体育用品、食品饮料、电子信息为支柱的产业体系。总投资2500万美元的王老吉顺利投产,带动了彩印、易拉罐、制盖和包装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港口一直是石狮经济最活跃的地带,目前石狮拥有石湖、祥芝、永宁3个深水良港,形成了以国家一类口岸石湖港为龙头,以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石湖港工业区为重点的港口经济带。石湖港年货物吞吐量已超千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超50万标箱,占泉州地区集装箱总吞吐量的半壁江山,跻身中国港口内贸集装箱码头五强。石狮是全国渔业百强县市和福建省渔业十强县市,水产品产量居全省第2位,主要海产品有200多种,浅海滩涂面积8183 公顷,拥有祥芝、东埔等国家级渔港,初步形成以华宝化工、明祥食品为龙头,以新沙堤鲍鱼育苗、永宁海水网箱养殖为特色,以祥芝水产品批发市场为辐射带动的蓝色产业基地。石狮人文历史悠久,海浪沙滩和海蚀地貌构成的绚丽滨海风光与海丝文化、服饰文化等特色文化及舞狮、灯谜、南音、泼水节、踩球舞等民间文化相互融合;以石狮服装城为主的工业和购物旅游与以黄金海岸、红塔湾为主的滨海旅游互相促进;以姑嫂塔、六胜塔、林銮渡、虎岫寺、朝天寺、城隍庙、洛伽寺为主的名胜旅游与以灵秀山森林公园、宝盖山生态公园为主的休闲旅游交相辉映,构成独具特色的旅游体系。成功举办了国际和全国帆船冠军赛、首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等各类活动。

著名侨乡、对台窗口。巍峨高耸的姑嫂塔、石湖塔就是当年海上导航的标志,从这里出发,石狮人随郑成功去开发台湾,随洋船远渡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如今全市旅外华侨和港澳同胞近30万人,祖藉石狮的台胞30多万人。广大侨胞和港澳台胞素有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热心于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几年来捐办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等公益事业的资金达6.8亿元。建市以来,石狮充分发挥侨台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做活对台经贸这篇文章。至2007年10月份,全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049家,投资总额44.2亿美元,外商实际到资24.7亿美元。2007年1—10月企业自营出口4.4亿美元,比增50.6%,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全市进行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和岸线规划,加大城乡规划建设力度,全面加快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至29.72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85平方米。先后建成220KV变电站2座、110KV变电站5座,3座110KV变电站在建,实现通往福州、厦门的双回供电线路的架设。建成日供水20万吨和7万吨的自来水厂各1座,实现向全市辖区供水,总投资2亿多元的引水工程竣工通水,总供水能力达35万吨/日,人均供水量全省第一,日供水量全省第三。基本实现全市村村通公交车,村村通自来水。建成可靠的邮电通讯网络,全市城乡电话用户30多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近27万户,有线电视用户5.4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2万多户。同时,建成了沿海大通道、沿海防潮防洪工程、城市垃圾焚烧处理厂等一大批重点项目,总投资58亿元的鸿山热电厂建成后将淘汰服务区所有燃煤锅炉和导热油炉,进一步增强了石狮发展后劲。

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石狮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全市拥有高等职业学校3所、中专1所、中学15所、小学70所,教育水平居泉州市先进行列;建成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海峡两岸科技孵化基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政府、企业、社会信息化进程,率先在全省建成第一个一体化的县级市电子政务综合办公平台。全力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先后建成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馆)、游泳馆、老干老龄活动中心、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一批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医疗卫生设施,华侨医院、妇幼保健院和“120”急救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投资3亿元的石狮市新医院正在抓紧建设中。建设博士后工作站,加快引进人才步伐,切实关爱外来员工。加快建设和谐社会步伐,深入开展平安创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社会保持安定稳定。通过不懈努力,石狮先后荣获了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科技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卫生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市和福建省教育先进城市、文化先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城市、首届平安县(市)等荣誉称号。

稍微整理一下就可以了。

种植攀援植物和滨水植物种植需要注意的哪四点?

福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中共福州市晋安区委书记 陈吉

福州市晋安区位于福建省省会福州东北部,面积552平方千米,人口51万,是福州市面积最大的城区。寿山石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彩石,独产于福州市晋安区北峰山区,其质地精致细腻,莹彻通灵,色彩绚丽,形、色、质、纹俱佳,无愧为“八闽名石”、福建“省石”和中国“国石”候选石的称誉。近几年来,寿山石工艺品被指定为2008年奥运会特许产品,寿山石产地被命名为首批“国家矿山公园”,寿山石雕刻艺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晋安区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寿山石)之乡”称号,显示出寿山石文化的神奇魅力,也预示着寿山石产业的美好前景。

1995年胡锦涛同志在福州欣赏寿山石雕并与艺人亲切交谈

一、独一无二的特色资源,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化

寿山石是1.35亿~1.5亿年前晚侏罗纪火山运动的产物,得天然造化,素有“天遣瑰宝”之美誉,又因其柔而易攻的特性,成为上乘的雕刻材料。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演化,寿山石与中华文化深深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历史久远、博大精深的寿山石文化,堪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在海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一)特性突出

寿山石雕将传统的诗、书、画艺融入其中,透射出佛教、道教和儒家的思想精髓,蕴含着博大的历史文化内涵。从1500年前的南朝至今,寿山石雕刻已形成了圆雕、薄雕、浮雕、高浮雕、镂空雕等工艺,创作出许多传世佳品,历来是人们收藏和鉴赏的珍品。自宋以来,有关寿山石文化的各类专著、画册多达300余种,诗词、游记、文论更是不计其数。

(二)地位独特

在古代,以寿山石制作的印玺是权力的象征,明清帝、后均对寿山石情有独钟,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咸丰等皇帝都收藏有许多用寿山石刻成的印玺,乾隆皇帝的田黄石“三链章”更是无价之宝。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朱德、邓小平、江、胡锦涛等党和国家***对寿山石及其石雕艺术都很喜爱并赋予了极高的评价。

(三)影响广泛

寿山石以其特有的优异品质,通过石雕工艺品这个载体“,上伴帝王将相,中及文人雅士,下亲庶民百姓”,深受中外人士的青睐。著名书画家刘海粟、赵朴初、华君武、关山月等都为寿山石所感染,留下了诸多赞美寿山石的题词和诗篇,著名的金石篆刻家潘主兰称赞寿山石斑斓秀色和优异品质时发出“迥非笔墨能尽其名状”的感叹。《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香港《文汇报》、台湾《工商时报》、澳门《澳门日报》、新加坡《星报》等海内外新闻媒体经常专题介绍寿山石及其雕刻艺术。尤其台湾同胞特别偏爱寿山石,据了解岛内民间收藏的寿山石价值达数十亿元之巨,如今寿山石文化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往的重要桥梁。

寿山石矿区全景图

二、方兴未艾的宝石经济,前景广阔的特色产业

1996年,福州市晋安区成立后,在“建设新城区,开发大山区”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充分发挥寿山石产地和寿山石雕发源地的双重优势,把“弘扬寿山石文化,发展寿山石经济”列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切实抓紧抓好,形成独树一帜的寿山石产业开发、建设、保护和文化研究体系,从而成为全国最大的寿山石特色产业基地。

(一)逐步完善以寿山石文化为龙头的旅游体系

寿山石的故乡——北峰,一块山清水秀、文物荟萃的土地,由于交通闭塞,长年“养在深闺人未识”。为弘扬石文化、发展石经济,晋安区着力打造寿山石文化品牌,以寿山石文化旅游为切入点,在寿山石产地建设融自然、人文、乡土风情和石文化艺术为一体的寿山石大观园,相继建成中国寿山石馆、寿山古街、寿山石观光洞、田黄探宝溪、善伯洞风景区、寿山瀑谷、寿山溪漂流及寿山石原石交易市场等景区景点,营造了“出门旅游看特色,福建特色寿山石”的良好氛围。2003年,寿山石文化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福建省六大文化品牌之一,寿山石文化旅游跻身福州四大旅游品牌行列。凭借寿山石文化品牌的独特魅力,带动了北峰旅游业的发展,古老的寿山石产地北峰成为广大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30万人,旅游总收入逾3000万元,在增加山区农民收入的同时,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美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南非、阿根廷、东南亚、港澳台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商务考察团以及游客在这里都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大开眼界、不虚此行”、“寿山归来不看石”,成为众多游客的切身体会。晋安区还通过承办中国(福州)首届寿山石文化旅游节,举办两届中国寿山石文化博览会和寿山石雕刻艺术“十大新秀”评选及“相约在石都”文艺晚会等寿山石文化艺术展示活动,全面推动寿山石文化艺术发展,为寿山石文化旅游推波助澜。

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二排左五)与寿山石雕工艺美术大师们合影

(二)推动形成寿山石产业体系

寿山石素有“一两田黄三两金”的说法,所蕴含的巨大经济潜力在近年竞评“国石”中日益凸显出来。随着寿山石的大量开采和雕刻工艺的日臻成熟,一个集开采、加工、销售、收藏、文化研究于一体的寿山石产业体系逐渐在海内外形成。就晋安区本身而言,鼓山镇樟林村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一直是全国彩石的重要集散地,2005年全村从事石雕业的达3000多人,其中近一半来自全国各地,该村新建成首期5000多平方米的“樟林石雕城”,目前170多间店面已全部开业。鼓山镇政府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的中国寿山石交易中心,经营面积17500平方米,入住商家达125户,成为福州市最大的集寿山石学术研究、雕技培训、精品展览、雕刻创作、经营销售、原石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寿山石文化艺术活动中心。此外,寿山石产地也有不少农民从事寿山石雕刻业和销售业,寿山村商贸街开张的寿山石原石和工艺品商店有近百家,芙蓉石产地宦溪镇也形成了芙蓉石销售市场,寿山石产、购、销的兴旺情景和繁荣景象在中国传统工艺百花园中实为少有。据统计,仅晋安区目前从事寿山石雕产业的人员增至5万人,石雕业年产值可达数十亿元,福州市晋安区寿山石特色产业基地已经全面形成,并成为晋安区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增长点。

福州市人大副主任、晋安区委书记陈吉(左一),区长王明光(右一)等研究寿山石特色基地工作

(三)健全寿山石资源开发保护体系

近年来,寿山石产地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积极抢救、修复矿业遗迹,加强寿山石资源的监管保护,让这个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得到永续利用,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遗产。作为“十个一”工程之一,寿山石观光洞建成并对外开放,为参观者开启了一扇全方位“透视”一亿多年来寿山地区地质变化、寿山石形成过程以及人类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特殊“窗口”;2002年5月首届中国(福州)寿山石文化旅游节期间,建筑面积3032平方米的中国寿山石馆和占地40多亩的寿山石文化中心广场顺利落成,寿山真正成了海内外寿山石收藏爱好者的“朝圣圣地”;2003年3月1日,由福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经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的《福州市寿山石资源保护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寿山石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轨道。根据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弘扬祖国优秀文化,带动一支产业,繁荣一方经济,营造一种环境”的要求,晋安区制定出台了《寿山石文化博览馆建设规划》和《福建寿山国家矿山公园总体规划》,拟建的寿山石文化博览馆规划用地26亩,建筑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拟建的寿山国家矿山公园则由三个园区和十四个景区组成,总面积将达202平方千米。据勘探结果表明,在寿山村周围方圆200平方千米内所储藏的寿山石及其母矿叶蜡石的储量达2500多万吨。由此可见,寿山石产地的资源潜力巨大,发展寿山石产业的前景十分广阔。

2003年晋安区寿山石文化经济研讨会暨海峡寿山石文化研究院、寿山印社授牌仪式

(四)建立寿山石文化研究体系

2001年,经福建省文化厅批准,晋安区成立了海峡寿山石文化研究院,聘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功森、冯久和、林亨云等20多名雕刻艺术家和理论家担任研究员。2005年10月,台湾印石艺术收藏协会暨两岸交流访问团一行20多人来晋安区,与海峡寿山石文化研究院、寿山印社等寿山石文化机构进行有关寿山石文化艺术的学术交流,气氛浓烈,成果甚丰。几年来,《中国寿山石文化大观》、《寿山石学术论文集》、《中国寿山石论文集》、《中华瑰宝寿山石》、《寿山石典藏》等专著和画册先后面世;第一首寿山石主题歌《人见人爱寿山石》广为传唱;第一部全面介绍寿山石文化的六集纪录片《中国寿山石》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放。所有这些让寿山石立足国内、走出国门的有益探索,成就了今天令我们颇感自豪的事实: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寿山石,有寿山石的地方就有寿山石文化。

三、谋划科学的发展思路,落实可行的规划措施

福州市晋安区建设寿山石特色基地具有良好的社会条件和雄厚的物质基础,独特的资源优势、悠久的历史文化、适合的社会环境、丰富的人才资源等,都是其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十年来,福州市晋安区一直致力于寿山石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不断推动寿山石产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现今晋安区不仅成为全国最大的寿山石产业基地,而且在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形成海峡西岸一条独特的“风景线”。

(一)寿山石产业基地发展的总体思路

围绕“弘扬寿山石文化,构建海峡西岸特色产业基地”的战略目标,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基地全面建设,促进寿山石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主动作为,用政策保证和必要的引导性资金扶持寿山石产业;坚持保护性开发,用独特的资源优势发展寿山石产业;立足长远发展,用规模经济效应模式引领寿山石产业;打造产业链条,用产、供、销一体经营形式推进寿山石产业;文化涵养经济,用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寿山石文化产业,从而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市场与产品的互动,资源与效益的整合,不断完善寿山石开采、加工、销售三大示范园区建设,实现产业基地的跨越式发展。

2005年海峡两岸寿山石文化交流座谈会

(二)寿山石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和今后工作措施

1.制定寿山石产业近、中、远期发展规划。要从把寿山石产业建设成为福州市晋安区第一特色产业的高度,来谋划基地不同时期的建设工作;要汲取外地同类产业基地建设的发展经验,结合晋安区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科学制定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划,减少寿山石产业发展的人为主观性、随意性、盲目性,实现“有计划的市场”和“有市场的计划”。

2.拓宽寿山石特色产业基地的资金渠道。争取省、市政府的重视,使寿山石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列入省、市两级政府经济发展大规划中,从而获得省、市政府的财政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优质的服务、优良的环境、优惠的政策,吸引有一定经济实力和较高艺术眼光的客商来晋安共谋寿山石产业的发展大计。

寿山石作品——鸟语花香

3 .挖掘整合寿山石的历史文化内涵。寿山石文化历史悠久,享誉海内外,应利用海峡寿山石文化研究院的科研平台,邀请经济界、文化界、艺术界等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研讨,为寿山石文化做出一个明确的定位,形成一条清晰的文化主线。在这一基础上,通过举办研讨会、展拍会、艺术节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对寿山石文化进行挖掘、整合和提升。利用多种宣传媒体展示福州名片——寿山石的迷人魅力,提高寿山石的知名度,进一步扩大爱石、赏石、玩石的群体,让寿山石成为地方旅游、特色文化的核心标志。

4.保护开发寿山石资源。根据国家地质勘查部门探明的寿山石资源储量,制定寿山石资源保护性开发措施。实行寿山石矿山企业开采许可证制度,通过资源合理配置和企业有效整合,收购周边的小矿并归于国有寿山石企业,从根本上控制滥采乱挖、掠夺性开采现象的发生。综合资源现状与市场发展等因素,制定资源开发的科学预算规划,实行每年限量开采。同时提高雕刻设计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针对不同石种特点和表现题材,因料施艺,因题施艺,多种经营,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2006年晋安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陈吉书记、王明光区长与第二届寿山石雕刻艺术“十大新秀”座谈

5.打造寿山石文化旅游产业链。“出门旅游看特色,福建特色寿山石”,要充分利用福州市晋安区先后被授予“寿山石民间艺术之乡”、“国家首批非物质遗产名录”、“首批国家珠宝玉石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矿山公园”等称号的有利时机,加大旅游文化建设力度。以寿山“国石馆”为中心,修建寿山石主题公园;在寿山溪边和观光洞旁进行摩崖石刻建设,修建两亩半“田黄石”景区,建设寿山石矿山公园旅客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观光洞旅游设施。把寿山石产业与旅游业开发结合起来,使之与观光、购物、休闲融为一体,拓宽旅游附加功能,形成寿山石旅游产业链。

6.拓展寿山石节庆文化功能。让中国寿山石节成为寿山石文化与旅游、招商、购物等活动有效结合的载体,以提高地方知名度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根据形势发展,不断丰富寿山石节的形式和内容,把寿山石节办成一个经典的品牌盛会,打造成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赏石展会。通过举办寿山石节,进一步搭建与海内外经贸沟通的平台,扬寿山石之名,推进寿山石名牌战略进程。

7.筹建中国南方宝玉石大市场。积极引进巴林、青田、昌化等名印石与和田玉、岫岩玉等名玉石,以及大漠戈壁石、灵壁石等奇石产石地来晋安区建立交易场所,促进各种石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通过市场培育和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建成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大型宝玉奇石市场,使福州市晋安区成为海峡西岸的石文化中心和产业基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8.推动特色产业基地间的交流合作。寿山石特色产业基地经过十年的建设,呈现出蓬勃的发展生机,得到了政府、协会和企业的认同。为使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紧跟国内外宝玉石产业的发展潮流,必须加强国内外特色产业基地间交流与合作。晋安区委、区政府将定期组织人员到先进地区学习取经,借助他们管理理念和成功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解决本区在基地建设发展中遇到的重大关键问题、重点问题、瓶颈问题。同时加强海峡寿山石研究院与艺术大专院校的合作,培养寿山石雕刻和鉴定的后备人才队伍。

四、十年建设的实践探索,值得借鉴的有益启示

我们在十年的寿山石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在科学发展中激发活力

建设寿山石特色产业基地是一项十分具体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工作。在过去的建设进程中,晋安区发挥了应有的主导作用,将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之中。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切实做到基地建设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使源远流长的寿山石传统民间文化迸发出新的活力。

(二)在政府引导中搭建平台

发展寿山石特色产业基地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建设工程。除了有寿山石行业内人士的积极推动外,还需要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牵头,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包括香港、台湾、东南亚等海内外寿山石爱好者共同参与这项工作。在过去十年中,晋安区党委、政府不遗余力地在整合政府、行业和社会资源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宣传平台、贸易平台、交流平台和信息平台,为基地建设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在行业联合中营造氛围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改革开放机遇,不断把地方特色资源融入到全国乃至世界性市场之中,才能发展建设好特色产业基地。晋安区始终全力支持和参与“中国国石”评比活动,大力推进和发挥行业优势,做好对中国寿山石等各类玉石的整体包装、推介和宣传工作,进而为寿山石特色产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氛围和工作基础。

(四)在载体建设中打造品牌

发挥寿山石文化千年积淀的优势,扩大寿山石文化品牌的影响力,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一直是晋安区实施“建设新城区,发展大山区”的工作的重中之重。过去十年中,晋安区在弘扬寿山石文化、打响寿山石品牌方面注入了大量的资金,还积极争取省、市支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脚踏实地建成了中国寿山石馆、寿山商贸古街、中国寿山石交易中心、樟林石雕村等一大批基地设施,为特色基地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效载体和资源保证。

(五)在强化保护中增强后劲

“中华瑰宝”寿山石是十分珍稀的自然矿石资源,由它引发生成的寿山石文化也是一种资源。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对发展寿山石特色产业基地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十年来,晋安区社会各界十分注重寿山石资源的有效保护,通过政协提案、社会宣传和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促成省、市人大和政府出台寿山石资源保护政策,加强了对寿山石矿区的监管保护。目前,全区开采寿山石的矿洞已缩减至10个,不及1998年总量的十分之一,既有效地保护了资源,又确保了资源的永续利用。

目前,建设寿山石特色产业基地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把和谐文化建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国土资源部、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及福建省和福州市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努力抓住当前“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的机遇,全力推动寿山石产业基地持续、协调、有序、有效发展,努力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寿山石馆依山就势,背山面溪,建筑外观采用福州民居特色。展厅分三层,一层为寿山石文化历史展馆;二层为寿山石原石展馆,荟萃寿山石原石100多个品种,体现寿山石1千多年开采历史;三层为寿山石名家名雕精品展馆,展馆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历代名人名家代表作等

大家帮忙~~我要看福州古名人的资料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景观的建设与保护(论文)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福州为了改善城市园林绿化面貌和城市自然生态环境,最终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在城市的滨水区域,建成大量的公共绿地。这些绿地来看各有特色,服务对象不同,已形成的滨水开放空间景观,也不尽相同。回顾这些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现状,颇有收益。

(1)为住宅小区居民服务的滨水供给绿地,往往紧。邻城市住宅新村,绿地宽度小。如白马河公园滨水绿地,宽度一般只有几十米、二十几米,最多也只有30~40m,沿着河岸建设,地势平坦。建成的滨水开放空间景观,以植物造景为主,辅以一些景观小品,景观特色多小巧玲珑;再如1990年建成的福州白马河公园,面积5.82h㎡,紧邻黎明新村、上海新村;1991年建成的福州晋安河公园,面积15.51h㎡,紧邻洋下新村、浦下新村、王庄新村。这些新村与滨河公园,只隔着宽七八米马路,使用起来非常便捷,其服务对象是新村居民。这类绿地面积83.7h㎡,约占滨水公共绿地的24.5%。

(2)城市滨河道路绿地,一般都跟随城市道路而延伸,绿地宽窄不一,或宽不足10m,或宽40~50mk,滨水绿地环境多是城市河边荒地、杂居地。经改建的滨水开放空间景观,也都是以植物造景为主,且都注意使用景观小品。例如1988年建成的福州仓前公园,面积1.5h㎡;1996~1997年建成江滨大道的公共绿地,沿路长26km,宽度8~15~20m不等,面积近28h㎡,作为街头开放性道路公共绿地,空间景观以植物造景为主。这类绿地面积60.3h㎡,约占滨水公共绿地的17.7%。

(3)滨水区域大面积拆迁危旧房,建成公园绿地。近年福州城市经济实力增强,对沿江几万平方米的违章搭盖及破旧危房进行拆迁。新建成的滨水区域,如闽江公园,北岸线长5.5km,河岸绿地宽100~200m,面积47.5h㎡;南岸线长7km,河岸绿地宽150m左右,面积达6.5万㎡,使福州滨水城市空间景观得道改造提高,美化了城市景观形象。

(4)利用滨水滩涂自然绿地,建成可供休闲的城市公共绿地。这类绿地的沿岸植物生长茁壮,绿化景观良好,并能较好地保护自然生态景观原貌。例如,现在正在建设的福州金山公园,位于福州金山新区南部,三环路一期东侧,东邻城市旧防洪堤――建新南堤,西界规划道路。公园建设基地,自然景观资源条件优越,大树成荫,物种丰富。还有很多体现福州榕城地方特色的古榕树,白鹭纷飞。河湾水面宽阔稳定,宽达100~200m,公园景观具有浓郁的村野湿地自然生态风貌。

(5)把滨水的采矿迹地建成滨水观光风景游览区。这类公共绿地沿江河两岸透迤而下,原地貌荒凉破败,经整治后,迅速改变了滨水区域开放空间景观,成为优美的旅游观光风景名胜地。如长乐市沿闽江口金刚褪附近3km的江岸,原是采掘花岗岩石材的坛口迹地,开采了几十年,岩壁陡峭,植被残缺,土壤流失,自然生态被破坏。经过长乐市近两年的整改,利用了滨水的人文景观与自然地理资源,使滨水的人文景观与自然地理资源,使滨水采矿坛口迹地得到再生利用,建成为优美的旅游观光风景名胜地。

(6)利用原有湿地地貌建成湿地保护区。例如,在闽江口,还未被人为严重破坏的自然湿地,就有鳗鱼洲湿地、道庆洲湿地,还有在福州金山新区堤外建成的湿地公园,它们都是利用滩涂沙地植被与水滨等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形成保护自然生态景观板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廊道。

以上6种市域滨水区域,有效地提高了滨水绿地生态空间景观水平,改善了群众居住、休闲、、健身等环境。

2.滨水绿地设计创意理念及形成空间景观效果

2.1 创建优美的滨水人居环境景观

处在城市居民新村附近的内河滨水开放空间,规划设计考虑为新村居民服务。这类滨水绿地的服务半径在500m之内,要求创建优美的滨水人居环境景观,提出“以人为本”的设计创意理念,并通过各种设计措施来达到目的。

在滨水公共绿地空间中,设计按照人体行为工程学原理,安排多种健身设施与器具,创造舒适休闲建身空间环境。游步道宽1.2~1.5m,以便两个人相向步行,能宽松地通过在林荫下漫步。路面铺装应平坦,尽量在临水面安排铺装广场,设置较舒适的坐椅,让人近水观赏,游赏水景。

2.2 追求园林植物群体美景观,发挥大自然生态群落效应

园林植物群体美,是现代风景园林美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是通过相近植物与同种植物按园林艺术美的韵律节奏与比例协调关系的组合布局,表现植物群体规模,以体现景观的气势雄伟,并且表现组合植物景观美。园林植物按生态规律布局,最大限度发挥植物自然生态群落效应,改善生态环境;并为城市输送大量氧气,成为“城市绿肺”,最大限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如晋安河公园、光明港公园的绿化。现着重论述晋安公园植物群体景观。晋安河公园位于晋安河两岸,开辟出宽20~30m的带状滨水开放公共绿地,长约7km。公园岸边有丰富的观赏立面,林冠线起伏变化,色彩与季相变化丰富,最主要的是晋安河公园追求壮观的园林植物群落,体现群体美的景观特色,从南到北,有葵林景区,南洋杉景区(爱乡园),椰林春月景区。

葵林景区位于晋安河公园王庄新村河岸段,沿河长200多m的滨水绿地。疏密相间,自然群植高3~8m的大蒲葵林。设计布局三五成丛,数丛成群,株间距4~8m,并安排3块200~300㎡的林间疏林草坪。葵林边缘及河岸边还配置有成丛的美丽针葵、七姐妹、南迎春、扶桑、九里香球等灌木花卉,为葵林景区增添了色彩变化,丰富了层次与季相的变化。昂扬挺立的蒲葵林,令人产生奋发向上的情怀,其葱绿茂密的蒲葵林纯林之景观,充满了浓郁的亚热带南国风光。

爱乡园景区位于福马路北晋安河东岸200多m的河岸绿地。自然群植有92株高几十米的南洋杉林,主要树种是塔形南洋杉、肯氏南洋杉和毕氏南洋杉,形成开放式滨水公共绿地空间景观。岸边及绿地边缘植有马樱丹、南迎春、榕树球、扶桑及红花羊蹄甲等植物,形成南洋杉林。柔和的水平线与南洋杉的雄伟垂直线形成鲜明对比,在水中呈现出优美的垂直倒影。

椰林春月景区,在晋安河桥北、晋安河西岸近长1km的河岸开放式绿地。设计种植棕榈科混交林,植有蒲葵、华盛顿蒲葵、美丽针葵可、假槟榔、皇后葵、丛生鱼尾葵、长穗鱼尾葵、大王椰子、散尾葵、棕竹等棕榈科植物30多种,还有黄金叶、小蜡球、红刺林投、象腿丝兰、南迎春等植物。大量的乔灌地坪植物组合,形成自然群落,成为城市生态廊道,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另外,具有滨水带状绿地群体美的植物景观,还有光明港的蒲葵混交林、羊蹄甲混交林带。

2.3 充分利用历史人文景观资源,展现滨水开放空间景观特色

结合地形改造,发掘利用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历史人文景观。这一设计理念,是福州滨水开放绿地空间又一景观特色。

例如,长乐闽江出海口,历史上曾是明朝郑和7下西洋船队候风与补给驻泊地。长乐市为了开发建设闽江出海口风景旅游观光带,建成长3km的滨水开放公共绿地空间。为了纪念郑和7下西洋的伟大航海壮举600周年,把其中一段以前曾是闽江船运码头滨水的长800m的绿地景区,开辟为“郑和广场”,面积近4.5h㎡。充分利用郑和船队7下西洋,以长乐为出发驻泊地的历史,建成祭海誓师台、三宝亭、了望台、郑和兵营、亲水船平台、郑和史迹纪念馆以及郑和雕像,配置各种树木、花卉、草坪。对过去的采石坛口、砂石地,覆土0.50~1.00m,并清理岩壁,种植各种榕树、芒果、棕榈科乔木,以及垂直攀援植物和时令花卉,形成优美的滨水公共绿地。开放之后,游人络绎不绝。

再如,两年前建成的闽江北园闽风园,面积5.81h㎡。在防洪堤外侧,利用当地原有造船厂遗址,突出展现福州2000多年的古城历史文化与船政文化景观。精美的“闽都春秋”巨型浮雕,向人们述说福州的许多壮阔伟业,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长廊,并成为中外游人的必到之处。

2.4 根据亲水性的设计理念,创造各种亲水景观

亲水是人类的特性;水是园林的灵魂。因此,充分展现人和水的景观关系,是滨水开放空间的又一设计理念。

江滨公园闽水园,面积1.5h㎡。以闽江文化为主线,用抽象的艺术表现技法,表达“闽水长闽江清”的设计理念,体现人与水之间共生互利的情感关系。“闽水谣”“浮雕”,叙述了闽江两岸风土人情和闽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水文化景观。“闽水魂”雕塑,体现闽都儿女激流勇进的奋斗精神,升华人与水相依共存的造园思想。临水是形成滨江水公园空间最大的特点,要把壮阔的闽江风光组织到公园临江风景的观赏透视中。为了最大限度地让游人观赏透视中。为了最大限度的让游人观赏闽江风光,并满足群众晨练及傍晚的休闲活动,江滨各个公园景区都安排大面积的临水铺装广场。

如台江江滨公园规划了近8000㎡的铺装广场;在仓前公园也辟有3700㎡的铺装广场;在缤纷园、闽水园、闽风园等景区,都把广场延伸到水边,做各种标高的平台,让游人能与水亲密接触,满足人们对亲水性的要求。而在金沙园、西河园,则把踏步平台改为一望无垠的沙滩,让游人能在3万多㎡的沙滩,尽情嬉戏,在金沙碧水之间,沐浴阳光,享受大自然赐予的闲适放飞心情。

而在福州长乐郑和广场,由于闽江出海口风浪较大,在其临水船形平台,加栏杆、坐凳,让人感受郑和船队万船竟发的壮观气势,也是一种绝妙的亲水性做法。

2.5 利用自然地理生态资源建造滨水旅游观赏景观

在滨水开放空间中,有的地段对自然地理生态资源是可资利用、充分发掘,为风景旅游光事业服务。例如在长乐闽江出海口的金刚腿景区。金刚腿原是半山上的巨岩,延伸到闽江水岸边,形成大条岩,形如天生的金刚大腿。腿弯之下空悬,如一座拱桥,脚如穿靴,脚尖翘起,自古以来就被俗称为“金刚腿”。腿上方,半山岩壁,有中国海军宿将萨镇冰题的“金刚濯足”4字石刻。在日本《福州考》一书中,把金刚腿称为仙人脚。金刚腿和闽江口五虎礁、南北龟、皇帝井等,并称为“闽江口七景”。据历年水文测定,金刚腿靴底标高4.83m,腿踝标高8.42m。而60年以来,福州马尾平均水位标高仅2.76m,最高水位仅6.48m。历来无论闽江大水,还是海潮大潮,都不会淹过金刚腿的腿踝。所以俗语有“大水淹不到金刚腿”。建成的金刚腿公园,专门在滨水岸边勒石,记述金刚腿采石坛口开拓为公园的事迹简介,以及金刚腿的历史、自然地貌传说。

在金刚腿景区,还有一个自然地貌景观,即金刚腿刚好处于闽江入海口谈水和海水的分界线上。故腿股内外,水有咸淡之分。闽江上游的漂木和浮物,由于海潮顶托作用,也都在金刚腿附近水面打转。2002年,金刚腿公园特在此辟建海水、淡水分界碑,以此体现金刚腿自然地理景观。

上述的滨水自然地貌景观,都是自然历史遗留和演替形成的,经过人为加工整理、再生利用,形成著名自然地貌景观。还有一类滨水自然地貌景观,是大自然赋予的,要加以保护,才能永续利用——即滨水自然湿地景观。

目前,福州市区域闽江滨水自然湿地,有多类近城滨水区域已进行开发保护。如金山湿地公园只是在清理原有自然地貌的基础上,种植各种乔灌木,利于自然湿地的保护。

还有一类是面积较大的湿地,自然原生地貌离城稍远,人为扰动较少。此类湿地要依法严加保护,严禁开发利用。如道庆洲自然湿地景观,严禁开发利用。如道庆洲自然湿地景观、鳗鱼洲自然湿地景观等,只有严加保护,才能成为永久的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斑块。这类湿地一经开发,则将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重大的破坏作用。

道庆洲湿地面积约2.3k㎡,距离市区不足10km,是最靠近福州城区的大型湿地,位于闽江、五龙江、白龙江3条江汇合处。涨潮时几乎看不见,退潮时才能见道洲地。

目前,道庆洲湿地自然条件好,各类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种子植物85种。附近水域有鱼类39种,各种浮游生物多达110种。在宽阔的潮间带滩涂,还有丰富的鱼虾,特别是甲壳类和双壳贝类等,这些都是鸟类的主要食物。由于条件适宜,在不同季节还吸引了白鹭、苍鹭为主的30多种水禽群体,到那里栖息、觅食和繁衍,曾一度成为当地独特的生态景观。

道庆洲湿地景观的再生利用、保护,目前已引起有关的再生利用、保护,目前已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民间资金及组织,参与了湿地的自然生态环境。

2.6 根据规划设计理念建设充满寓意的滨水造型景观

一般园林设计者,通过各种设计思维活动创立理念,运用各种园林植物、园林景观小品和构筑物,及各种规划构图等,建成隐含各种意念的造型景观,即意象景观。“九洲方圆”是为纪念第三十一回旅日福建同乡访华恳亲团在榕举行,而规划设计的。位于晋安河公园中段爱乡园内,南有南洋杉草坪,北有樱花园,主景点是20m x 20m方圆叠加的花坛平台。底层方形平台上的花坛,种有梅花、樱花、腊梅各9株,以及反映榕城乡土特色的榕树球、茉莉花;上层圆形平台中心,是高6.3m的“环球同凉热”不锈钢雕塑,雕塑基座呈九角形,磨光花岗岩贴面,圆形平台地面划分9个弧形地块,按图案铺及火烧板与磨光花岗岩板。精雕细琢9个梅花浮雕图案,象征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上下两层平台踏步9级,“九洲方圆”,寓意中日两国人民传统以友谊如日中天,如梅花一样高洁,如樱花一样灿烂好。

闽江公园的望龙园景区大门口,是望龙造型是全园标志性景观,是根据福州唐末闽王王延钧在江滨钩白龙,飞舞上天的历史传说设计的。巨龙昂首远望、腾飞起舞。

能容纳2500人的露天演歌台,为缤纷园景区的主景物,围绕演歌台,为缤纷园景区的主景物,围绕演歌台有五彩缤纷、变幻无穷的水景,还有螺旋式、错落式的看台和5组帆形钢架造型,宛如江中乘风破浪的白帆,蔚为壮观。

在长乐闽江口风景旅游观光区,有一个“吉祥公园”景区。根据吉祥长乐的主题,按照中国传统吉祥寓意,进行石刻浮雕组景,其主题是“万象更新”雕塑。在榕树、竹林丛中,小路蜿蜒向前,设立组雕巨石景观序列;一帆丰顺、四海升平、八卦太极、万象更新等,表达了和平幸福、吉祥安康的美好意愿。

当然,福州市域还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有的住宅新村紧挨内河边,绿化带很少;有的大江边的滩涂沙洲湿地,正逐步被改造成生活居住地。因此,开发与保护滨水区域的矛盾还很严重。滨水区域开放空间的保护与再生利用,还是一项艰巨的历史课题,有待我们去研究。

有需要建网站的,请百度HI我,或Q我.

求旅游类论文参考文献

开闽王——王审知

王审知(862-925),字信通、祥卿,号白马三郎,河南光州固始人。自光启元年(885年)入闽直到去世,在闽39年,其中在福州32年,先后任福州观察副使、威武军留后、检校刑部尚书、威武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右仆射、检校司空、特进检校司徒、检校太保、琅琊王、中书令、福建大都督长史、闽王等。

王审知重视社会的安全、稳定工作。光启二年(886)八月,王审知兄弟带兵攻打泉州,杀了贪赃枉法、无恶不作的泉州刺使廖彦若。在福州的福建观察使陈岩迫于形势,承认王氏兄弟,并疏请唐朝廷委任其为泉州刺史,泉州面貌很快好转。大顺二年(891),陈岩病卒,内弟范晖在福州自称留后。景福元年(892),王审知兄弟为了统一福建作了周密准备,经过一年三个月的苦战,终于在景福二年(893年)五月二十一日,打下了福州城。王氏兄弟入城后,亲自"素服葬陈岩"、"厚抚其家属",取得安定局面。随后,王氏兄弟还立刘行全庙祀之,大得人心军威大震,传檄四方,建州徐归范、汀州钟全慕,以及山区、沿海等处游散的武装力量都相继归顺,全闽得到统一。王审知采取种种措施,使福建境内的社会秩序得到安定、稳定,为福建的经济、文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王审知很重视经济开发,主要表现:第一、发展水陆交通。天复元年(901)他在筑罗城的同时,挖护城濠,建有去思桥、津通门等。天佑三年(906),王审知又在福州正街(今东街口北)毛应桥南筑还珠门,建南关桥(今称安泰桥),还开河通沃桥浦,引潮贯城,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建沙合桥(又名九仙桥)等。第二、扩大内外贸易。他执政时,取消闽江流域的关卡,以便货物畅通,以保山区、沿海城市的物资交流。同时,他在黄岐半岛开辟对外贸易港,史称"甘棠港"。随后福州与朝鲜、印度、苏门答腊的三佛齐等国家,都经常有使者和商旅往来,在福州等地进行经济、文化等贸易活动。舶来品有象牙、犀角、珍珠、香药等应有尽有。第三、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他委派有生产经验的颜仁郁管理农业,又派得力的官吏"出巡州县,劝课农桑",把因战乱而流亡各地的农民尽数招抚回乡,给予合理安排,鼓励他们开荒造田,发展生产;他为了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决定凡耕种"公田",其税"什一","敛不加暴"、"莫有出征之役"等来减轻农民负担,他还鼓励农民栽种茶树,大量生产出口茶叶等,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他重视兴修水利,如修浚福州西湖,把原来周围20里的西湖,扩展到40里,灌溉闽县、侯官两县民田;他在福清筑海堤,防潮护田,灌溉民田数千亩。第四、发展手工业发展。如闽北山区,办有很多茶厂,官焙有38处,民焙有1336处。在福州西南,王审知建炉治13所,供铸造用。在建阳,陶瓷业也较发达。在汀州置铅场,铸铅钱和铜钱。后来又铸大铁钱,以五百文为贯。当时手工业生产发展很快。王审知任职期间,福建经济建设有很大发展,出现了"时和年丰,家给人足"的现象。

王审知重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他重视使用人才,到福建以后,安置了大批的中原流民,特别对文人业士很爱惜,专门设招贤院等机构来接待他们。当时避乱入闽的有诏相溥之子王?唐相涉从弟杨沂、知名进士徐寅,还有中原人士杨承休、郑璘、韩偓、归傅懿、杨赞图、郑戬等,王审知聘任他们做闽国官员,发挥他们的才干;王审知对福建的知名文人也礼聘他们做官,如任翁承赞为相,黄滔为节度推官等;王审知对义存、师备、神晏等宗教界名流也很尊重。王审知如此爱护文人,使当时福建,特别是福州地区诗文进步很快,陈衍说:"文教之开兴,吾闽最晚,至唐始有诗人;至唐末五代,中士诗人时有流寓入闽者,诗教乃渐昌,至宋而日益盛。"

王审知重视发展教育。他采纳了翁承赞的建议,在福州"建四门学(高等学府),以教闽中之秀者",选知名人士黄滔等担任"四门博士"。在王审知的倡导下,当时州有州学,县有县学,乡僻村间设有私塾,"幼已佩于师训,长者置国庠",使文化教育事业大大发展。

王审知重视搜求书籍。天佑元年(904),王审知组织了大批知识分子,搜集缮写各家遗书,奉献给唐政府,充实编史资料,又为徐寅刊印《钓矶文集》等,为抢救和保存祖国的文化遗产作出了贡献。王审知还修复和创建许多寺和塔,他在主政时,兴建和修复了260座寺和6座塔,这些寺塔有的为后代留下了价值的文物,也就是旅游资源之一。

王审知为唐末五代时期福建的社会安定、稳定、经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显著成绩,受到后人的好评。

文学大师——谢冰心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二十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的亲密朋友,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屈全国委员会委员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她父亲参加了甲午海战,抗击过日本侵略军,后在烟台创办海军学校儿童节出任校长。冰心4岁时随家迁往东烟台,便生活在大海边,大海陶冶了她的性格,开阔了她的心胸;而父亲的爱国之心和强国之志也深深影响着她幼小的心灵。在家塾启蒙学习期间,冰心已接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7岁即读过《三国演义》、《水浒》等。辛亥革命后回到福州,1912年考入福建女子师范学校预科。1913年迁居北京。次年入贝满女中。1918年升入协和女子大学理预科,。向往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五四"运动的爆发和的兴起,使冰心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振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她全身心地投入时代潮流,被推选为大学学生会文书,并因此参加北京女学界联合会宣传股的工作。在爱国学生运动的激荡下,她在1919年8、9月的《晨报》上,发表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后者第一次使用了"冰心"这个笔名。由于作品直接涉及到重大的社会问题,很快产生影响。之后所写的《斯人独憔悴》等作品被认为是当时极有代表性的"问题小说",突出反映了封建家庭对女性的摧残、面对新世界两代人的激烈冲突以及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苦痛。其时,协和女子大学并入燕京大学,冰心以一个青年学生的身份加入了当时著名的文学研究会,她的创作在"为人生"的旗帜下源源流出,发表了引起评论界重视的小说《超人》;以《繁星》、《春水》两个集子为代表推动了新诗初期的"小诗"写作潮流。1923年,她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出国留学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最早的儿童文学力作。20岁出头的冰心,已经名满中国文坛。

1926年她在国外学成,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燕京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和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同时仍创作不辍。作品赞美母爱、童心、大自然,还反映了对社会不平等现象和不同阶层生活的细致观察,纯情、隽永的笔致也透露着微讽。小说的代表性作品有1931年的《分》和1933年的《冬儿姑娘》,散文优秀作品是1931年的《南归》等。1938年吴文藻、冰心夫妇携子女于抗战烽火中离开北平,经上海、香港辗转至大后方云南昆明。冰心曾到呈贡简易师范学校义务授课,与全民族共同经历了战争带来的困苦和艰难。1940年移居重庆,出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不久参加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热心从事文化救亡活动,还写了《关于女人》、《再寄小读者》等有影响的散文篇章。抗战胜利后,1946年11月她随丈夫、社会学家吴文藻赴日本,曾在日本东方学会和东京大学文学部讲演,后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在日本期间,她和吴文藻先生在复杂的条件下团结和影响海外的知识分子,积极从事爱国和平进步活动。

冰心是世纪同龄人,一生都伴随着世纪风云变幻,坚持写作75年,她所创作的大量散文和小说,结集为《小桔灯》、《樱花赞》、《拾穗小札》等。她创作多种"冰心体"的文学样式,是我国第一代儿童文学家、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翻译家。她的译作如黎巴嫩凯罗.纪伯伦的《先知》、《沙与沫》,印度泰戈尔的《吉檀迦利》、《园丁集》及戏剧集多种,都是公认的文学翻译精品。1995年曾因此获黎巴嫩共和国总统签署授予国家级雪松勋章。

民族英雄——郑成功

郑成功(1624-1662),福建泉州南安县(今福建南安东)人。本名森,字名俨,号大木。明清之际抗清名将,民族英雄。

"国姓"将军忠君爱国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早年到日本经商,娶田川氏为妻,所以郑成功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生于日本平户(今长崎县松浦郡)。明末的政治腐败、民不聊生。郑芝龙稍后经常往来闽粤间,亦商亦盗,崇祯二年(1629年)受明朝招抚,任游击将军,又升为总兵。郑成功7岁时返国,在安平(今福建晋江安海镇)从师学习。自幼才思敏捷,聪明过人。

郑芝龙后来被弘光帝封为南安伯,郑成功曾随他到南京读书。15年,弘光政权覆灭后,郑芝龙和其弟郑鸿逵、黄道周等在福州拥立唐王朱聿键做皇帝,改年号为隆武。郑芝龙被封为太师平国公,权势最大。那时,郑成功已22岁了,能文能武。郑芝龙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和为儿子争取仕途,便带郑成功拜谒隆武帝。接见之后,隆武帝见到郑成功少年英俊,谈吐不俗,满腔热忱,产生了好感。于是就问他:怎样才能挽救当前的危局。郑成功对弘光小朝廷的腐败感触很深,就用岳飞说过的"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来回答。隆武帝认为他的意见切中时弊,君臣谈得很投机。隆武帝感慨地说;"可惜我没有公主,否则就招你做驸马。你一定要尽忠报国,千万不要忘记!"当即赐他和皇帝同姓,把他的本名"森"改为"成功"。此后,人们都称他为"国姓爷"。

郑成功心怀忠义,肝胆照人,和他父亲的暗怀二心截然不同。隆武帝多次派郑成功带兵去援救建昌、南昌、铅山等地,他都英勇地完成了使命。16年3月,他向隆武帝陈述抗清之策,认为必须"据险控扼,拣将进取,航船合攻,通洋裕国。"可是由于实权掌握在郑芝龙手里,隆武帝的旨意如果郑芝龙不点头便行不通。郑芝龙甚至暗害与他不和的大臣。名臣黄道周因此愤然离开,自己去征募义兵抗清,不久便壮烈牺牲。有一次在便殿里,郑成功见皇帝闷闷不乐,便叩问是不是因为他父亲不尽忠的缘故,并叩头说:"臣愿以死奉卫陛下,刀山火海也决不变心。"隆武帝听了很高兴,立即封年轻的郑成功为忠孝伯,拜御营军都督,挂招讨大将军印。

谏父拒降矢志抗清

郑成功奉隆武帝之命,去救赣州等地的危急,后又赴漳州、泉州等地去招募兵士,希望建立一支新军,以完成抗清复明的大业。但他父亲郑芝龙开始时只是消极抗战,后来竟暗中和已降清的洪承畴挂上钩。

16年8月,清军入闽,郑芝龙拥兵不战。隆武帝获悉仙霞关失守,自延平出奔汀州。清军进攻计卅,隆武帝被擒身亡。20天后,福州也陷落。

汀州失守后,郑芝龙回到安平镇,和满清大臣博洛暗中联系,准备投降。郑成功坚持要抗清,痛哭流涕,多次苦谏父亲,并提出继续抗清的办法,请父亲千万不要做叫子孙后代笑骂的事,但郑艺龙不听忠告。郑成功又请他叔父郑鸿逵规劝他父亲,郑芝龙照旧不理,终于在11月中到福州降清,被执送北京。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氏稍后被清兵侮辱,愤恨地自杀了。

郑芝龙降清后还派人捎信给郑成功,要他一起降清。在那"父为子纲"的封建时代,儿子应当绝对服从父亲,但郑成功仍坚持抗清,他回复说:"只听说父亲应该教子尽忠,没听说有教子投降敌人的。"整军经武不断出征

郑成功听说清兵到处烧杀*掠、母亲在家乡死节的事,悲愤万分,他先后在孔庙和母亲坟前祭告,表示报仇决心。接着,他与陈辉、洪政等人招集旧部,并招贤纳士,起兵海上,誓师抗清。他以厦门、金门,还有闽粤交界处的南澳岛为基地,开始了扩大力量整军经武的活动。

郑成功从23岁到32岁这近十年期间,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和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加紧了扩军练兵活动。他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了清廷和他父亲的诱降活动,还不断出击清军,成为东南人民抗清复明的一面旗帜。

1656年7月,郑成功派遣中提督甘辉为元帅率军北上,首先从海上攻克闽安镇。接着,郑成功亲率大队舟师进逼福州城,入南台,夺居其桥,登岸扎营,分兵守乌龙江、洪塘、水口、连江岭等地。他派人侦知福州城大兵少,就命令攻打。由于传令的船只丢失谕帖,大部队未到,只有南台、潭尾处打了一阵,获胜。可是郑成功未防福州外围清兵骁骑驰援,只好退保闽安镇和罗星塔一带。他亲自察看地势,决定在此建立抗清基地,下令增筑土堡寨城。另外,他派兵攻克连江县,屯兵北岭以窥福州,还巡视闽清永福港肖家渡,派设水师。年底,进攻罗源、宁德,袭杀清军。直到1657年9月,闽安镇失守,才回师厦门。这一年,南明永历帝册封郑成功为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

郑成功在福建奋战多年后,决定兴师北上。1658年农历七月,他率兵十余万,大小战船数十艘,联合鲁王部将张煌言的抗清队伍,开始北伐。翌年五月,再率兵由舟山出发,连克瓜州、镇江,进逼南京。他曾满怀激情写了一首诗:"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由于他屡战屡胜,麻痹轻敌,战略失策,在南京大败,只好退出长江,回到厦门。

收复台湾建设台湾

郑成功回到厦门后,曾奋起反击清廷大军的进攻,守住厦门。清军主将达素兵败回福州后自杀。但此时,清朝在全国已逐渐形成统一局面,可以集中更多兵力围剿郑成功。面对这种局势,郑成功经周密的思考,决定收复台湾,以作为长期的抗清基地。这也是他多年的愿望。

台湾于1624年和1626年先后遭到荷兰殖民者和西班牙殖民者入侵。12年,荷兰殖民者打败西班牙殖民者,占领全岛,实行殖民统治。郑成功于永历十五年(1661年)三月,率领250O0名官兵,大小战舰数百艘,从福建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于四月一日(4月29日)到达台湾西南的鹿耳门港外。因遇上涨潮,有人引航,船队迅速直抵赤嵌城附近的禾寮港靠岸。荷兰殖民者发现,惊呼"神兵从天而降"。在海战中,郑军用火船击沉荷兰主要舰只赫克托号船;在陆战中,又击毙荷兰侵略军头目汤玛斯·贝德尔和110余名官兵。郑成功指挥围攻赤嵌城,用断水的办法逼迫荷军守将描难实可于五月四日率军出降。郑成功一面指挥军队围困荷兰殖民者首府台湾城(今台湾安平),一面在已收复地区加强政治、经济建设。在围困台湾城八个月后,于顺治十八年(1662年)十二月初,用火炮轰击并占领台湾城东的乌特利堡,逼湾城。十三日(2月1日),荷兰殖民总督揆一献城投降。郑成功终于收复了被荷兰殖民者盘踞38年的台湾岛。他在《复台》一诗中写道:"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郑成功在台湾,按大陆政制,建立了行政机构,制定了一套法律,兴办教育。在经济上,他实施屯垦,鼓励"寓兵于农",注意发展对外贸易和民间贸易,并奖励大陆东南沿海人民迁台定居,以参加农业生产,推广先进农耕技术。他特别重视搞好同高山族人民的关系,支持高山族人民发展生产。这些措施,促进了整个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

1662年6月23日,郑成功因多年转战南北,操劳过度,不幸病逝,年仅39岁。他死后,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都怀着炎黄深情一直在纪念他。直到现在,闽南和台湾各地还保留着郑成功的庙宇和不少史迹。福州闽江口人民把郑成功停舟之处,命名为"郑舟进",沿用至今。他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卓著的历史功勋,将永垂史册;他的英名,将与祖国的宝岛台湾共存;他那爱国爱民英勇不屈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追怀。

左海伟人——林则徐

民族英雄——林则徐

林则徐(1785-1850),字少穆,一字元抚;闽侯县人。左海伟人,民族英雄。

幼承庭训 刻苦向学

林则徐生于书香门第,父林宾日乃秀才,却是贫儒。母陈帙贤慧能干,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培养。他幼承庭训,受家庭良好熏陶,形成俭朴、正直、勤勉、胆略超人的品格。家虽清贫,能刻苦向学。一日,其父领二十多位学生到鼓山春游,攀上绝顶峰,观赏福州城景色。父命诸生各咏一首"折枝诗",第一唱要把"山""海"两字嵌在七字句的第一字。他才思敏捷,立即吟就:"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其父摸摸他的头说:"莫道吾儿头无角,他年成龙未可知。"他也因此被传为"神童"。他14岁考取秀才。20岁中举人。同年与郑大漠之女郑淑卿结婚。24岁,他以二甲四名中了进士,从此,他经历了宦海浮沉的一生。

摘取数学皇冠明珠——陈景润

陈景润(1933-1996),福州市人。1933年5月22日生。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曾当选为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委员。

少年立志夺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陈景润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时,有一次听到沈元教授在讲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时说:"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这话萌发了少年陈景润立志学习数学的动机。

陈景润高中还没毕业,于1950年以同等学历考进厦门大学,攻读数学专业。1953年秋,因成绩优异提前毕业,被分配到北京一所中学当中学数学教师。陈景润善于从事研究而不善于讲课,对此,他感到很苦恼。但是,他对工作又很负责任,仍坚持着一面教书,一面进行数学理论探讨,日久天长,他终于积劳成疾。在病中,他偶然得到一本华罗庚教授的名著《堆垒素数论》,就如获至宝刻苦地研读起来。

陈景润的情况,被爱才若渴的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来北京开会时知道了。王亚南找陈景润谈话后认为,从陈景润的发展来看,留在北京教中学数学,还不如调回厦门大学让他从事研究工作更有利。于是,通过组织手续把陈景润调回母校,安排到图书馆当管理员,给他创造了一个安静的环境,深入到数学的王国自由地驰骋着。应该说,陈景润事业有成,少不了王亚南的关怀。

不是天才是"慢才"

陈景润在厦大图书馆里,如痴如醉地对《堆垒素数论》和《数论导引》进行深入地研究,很快写出了数论方面的论文《他利问题》,并把它寄给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华罗庚教授。

华罗庚看了陈景润的论文后,认为他很有培养前途,建议把他调到北京数学研究所当实习研究员。1996年底,先后写了40多篇论文的陈景润被调到科学院,开始在华罗庚教授的指导下专心研究数论。

在中科院的办公楼里。有一天,陈景润问数学家林群(院士):"一个10阶行列式,怎么知道它一定等于零呢?"林群告诉他,如果硬算,要算10年。但是一个月后,陈景润告诉林群说:"我已经算出来了,结果恰恰是零。"过了不久,陈景润又提出另一个问题,"一个三元五次多项式,怎样找出所有的解答?"林群说,这像是海底捞针。可是,大约又过了一个月,陈景润告诉他说:"全部解答都找到了,不信你可以一个一个代到方程去。只要肯花时间。"林群认为,陈景润不是天才而是"慢才",一个问题要他马上回答,他会答不出来,但几天以后,他回答问题比谁都深刻,他能把自己的思想变成激光束穿透钢版,这也就是陈景润的超人之处

"陈氏定理"的诞生

为了深入研究歌德巴赫猜想,陈景润在已掌握英、俄两门外语的基础上,又自学了德、法、日、意和西班牙语。他认为多掌握一门外语,就是多了一双观察世界数学成果的眼睛。同时,在数论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艰辛的探索。如在"圆内整点问题"、"华林问题"、"三维除数问题"等,他都改进了中外数学家的研究结果。 1966年5月他在《科学通报》第17期发表了他已证明过的(1+2)的成果。著名数学家闵嗣鹤教授审核了他2O0多页的论文原稿,确认了陈景润的证明正确无误。建议他加以简化。陈景润夜以继日,每夜只睡三四个小时的觉,七易寒暑,推算的稿纸有六麻袋。终于诞生了著名的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这篇论文中的定理,被英国数学家哈勃斯丹和德国数学家李希特誉为"陈氏定理",是"筛法"的光辉顶点。这一成就为世界所公认,并推动了哥德巴赫猜想的解决。英国数学家赞扬陈景润"推动了群山"。

"数学家的时间以分秒计算"

陈景润惜时如金遐迩闻名。在愚昧加疯狂的十年"文革"期间,造反派把他关在一间小屋子里逼他写检查,夜里灯光昏暗他又近视眼看不清,就把坐的凳子搬在桌子上,靠近那距天花板仅有一米长电线的灯光写字。负责看守陈景润的造反派误以为陈景润要自杀,打开房间一看,他在借着灯光写检查,他就上前喝道:"陈景润写检查为什么要爬那么高?"陈景润告诉他自己因视力不好,不得不然。造反派从陈景润手中夺下他写的"检查"一看。全是一些他看不懂的公式。那造反派火了,撕碎了陈景润的演算公式,大骂陈景润"顽固不化"。

另一则小故事说的是他大哥陈景桐与陈景润相见的事。陈景润幼时丧母,大哥陈景桐与大姐陈瑞珍曾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所以陈景桐在陈景润心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陈景桐每次到北京开会都要去看望弟弟。有一次因为觉得去弟弟住处中关村找不方便,就约他到所住的宾馆来会面。不料陈景桐临时被朋友约去登长城,因交通受阻未能准时回来,致使陈景润在宾馆等候了半点钟。在这期间,陈景润只得拿出带在身边的数学杂志来看。两个女服务员望着这位衣着朴素的客人窃窃私议:"你看他皮鞋裂口,穿着不一样颜色袜子的人,还能读洋文……"正在这时陈景桐回来了。陈景润给哥哥的见面礼是毫不客气的批评:"你浪费了我这么多的时间,你知道我的时间是以分秒计算的吗?"陈景桐很了解弟弟的心情,急忙解释是因交通所致,不是别的缘故,陈景润的脸色才由阴转晴,兄弟二人这才亲热地诉说着思念之情。

提供一些关于分析游客投诉心理及导游应对的参考文献,供参考。

[1] 芦爱英. 论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及服务策略[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

[2] 罗铮. 从游客心理特点看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对策[J]. 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2) .

[3] 蒋冰华. 导游对游客的心理影响[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03) .

[4] 李代峰. 对游客心理承载力的探讨[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4) .

[5] 赵彦辉. 注重客人心理 做好旅游服务[J]. 丹东师专学报, 1999,(03) .

[6] 黄神佑,戴文远,伍世代,唐俊雅. 游客心理对旅游开发影响的实证研究——以福州为例[J]. 福建地理, 2005,(01) .

[7] 晏鲤波. 中国旅游心理研究二十年述评[J]. 旅游科学, 2004,(03) .

[8] 李祝舜. 旅游者的挫折感和投诉心理研究[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3) .

[9] 周雪晴. 假日旅游市场的游客心理与服务营销──肇庆旅游市场的一项研究[J].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 2000,(03) .

[10] 王多明. 旅游文章与游客心理[J].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1) .